[關鍵詞]:行政主體缺陷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法學重視行政組織研究,其側重點在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機關構成機制與行政效率問題,卻忽視了行政管理活動的主體資格與法律責任承擔。但我國的行政主體理論自80年代末出現以來,到90年代中期就已成為行政法學研究行政組織的主流。而且對行政主體的探討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行政組織法的全面研究。同時,因其是個極為重要的行政法學概念,故行政主體概念也被不少國家所使用。如法國“personnemoraleadministratif”、德國的“verwaltungstrager”及英美國家的“administrativeagency”等概念。[1]
一、行政主體概念
(一)行政主體的內涵及性質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理論對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行政機關、法律規范授權組織的歸納與概括而形成的,是指享有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并能獨立承擔該行政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的社會組織。
行政主體不單純是一個理論概念,而且也是一個法律概念。雖然至今法律規范中尚無這一直接專用語,但行政法學中的行政主體不是一個純理論化的概念。一方面,這是根據行政法律制度對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組織的法律規定與要求的總結與提煉,如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法律制度對行政行為主體要求的規定等;另一方面,對行政主體概念的理解及其條件、范圍的界定,又將直接涉及到行政主體在行政執法與行政裁判制度中的確認與適用,決定著行政法律關系的判定、行政行為的效力及法律責任的承擔。[2]也有學者認為,在我國行政主體不是法律概念,而主要是一種行政法學的概念,它是行政法學為研究行政法律關系而對關系參加人進行抽象而創制的概念。[3]
(二)行政主體概念存在的理由
在我國的行政法學研究上,歷來都是以行政機關、行政工作人員為對象,而沒有從行政主體的角度進行研究。但是,行政主體和行政機關、行政工作人員是不能等同的。行政法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一個行政機關有權實施行政。管理活動,也就是哪一個行政機關能夠成為行政主體。因此,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的基本概念。這一概念的存在,既是基于實踐的需要,也是行政法學對實踐的抽象概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了剩余貨款怎么辦
2020-1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