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非法集資?
(一)基本解釋
非法集資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
(二)主要特征
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2、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4、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三)表現方式
非法集資涉及內容廣泛,方式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2.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3.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4.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5.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6.不具有募集資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7.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8.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9.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10.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
11.以投資黃金等名義,以高利吸收社會公眾投資;
12.以發展農村連鎖超市為名,采用召開“招商會”、“推介會”等方式,以高息進行“借款”;
13.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等為名,以高利誘導加盟投資。
(四)危害性
1.參與非法集資的當事人會遭受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用于非法集資的錢可能是參與人一輩子節衣縮食省下來的,也可能是養命錢,而非法集資人對這些資金則是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占有,參與人很難收回資金;
2.非法集資也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引發風險;
3.非法集資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由于非法集資是違法行為,一旦有了損失,需要當事人自己承擔。因此,希望社會公眾一定不要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二、如何防范非法集資?
1、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我國規定,超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護,可作為判斷回報是否過高的參考。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和高風險是并存的,犯罪分子的目的就是騙取錢財。一個企業正常的年利潤一般不會超過20%,超高利投資回報分配不可能維持太久。其中必有非法詐騙行為。“快速致富”、“高回報、零風險”極有可能是“請君入甕”的投資陷阱。廣大投資者和居民一定要增強分辨能力、擋住利益的誘惑,切莫貪圖高利、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要相信“免費的午餐”。
2、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如不法分子以“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產權經紀公司”等為名,推銷所謂即將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可通過政府網站查閱是否已批準發行等。
3、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明相關企業是否是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
4、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要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5、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
6、如果實在無法決斷是否是非法集資,除上面談到的應當提高警惕,盡量避免上當受騙外,社會公眾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咨詢,待了解詳情后再作決定。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盲目投資。
三、法律知識
(一)常見罪名
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兩個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都有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區別的關鍵在于主觀目的不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人并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而是意圖通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來營利。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意圖直接占有所募集的資金。
(二)法律后果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犯集資詐騙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三)參與非法集資形成的風險及損失承擔
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參與者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政府部門代償。
綜上所述,因為非法集資屬于違法行為,所以參與者往往只能自行承擔財產損失,因此,不貪圖較大的經濟利益,合理規避非法集資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江門蓬江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