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對建筑材料造成毀損是否應當賠償
違法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對建筑材料造成毀損是否應當賠償?一種意見認為,違章建筑本身不具有合法屬性,執法機關依職權強拆沒有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故不應當賠償。筆者認為,法定程序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則,行政機關未經法定告知程序,剝奪了相對人自行救濟的權利,導致建筑材料損失擴大的,應當予以賠償。
1.理清違法形態、違章建筑與建筑材料三者之間的關系。違章建筑強制拆除的目的在于促使相對人履行法律義務,消除違法狀態,但其卻不產生剝奪他人享有合法物權的法律效果。違章建筑本身是由具有一定價值的建筑材料構成,是違法狀態的物化,違章建筑形態的違法性并不能排除建筑材料的合法性,即違章建筑的違法狀態并不妨礙相對人對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權。
2.違法拆除剝奪了相對人的自行救濟權。表面上看,違法拆除與合法拆除違章建筑的結果相同,但程序正義對規范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和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意義重大,因此,對二者法律后果應當存在差異。在強拆程序合法的情況下,相對人不在規定的期限內予以拆除,應視為放棄建筑材料的所有權,行政機關對建筑材料的毀損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在違法拆除的情況下,建筑物違章狀態不確定或雖然違章狀態確定,但相對人可自行拆除以最大限度保護自己對建筑材料享有的物權價值,行政機關剝奪了相對人自行拆除權,則應給予適當賠償。
3.賠償應限定在建筑材料可能減少的合理損失范圍內。行政機關的賠償應與其過錯相適應,但是違章拆除造成損失的根本原因卻在于相對人的違法行為,因此,賠償范圍僅限于理論上可救濟的范圍,即相對人通過自行拆除可以減少的損失。對于與建筑物融為一體、可分性不強的建筑材料,無論由誰拆除,均會導致該部分建筑材料的毀損,此類建筑材料不在賠償范疇之內;對于雖依附于違章建筑但具有獨立性、可分性的,且拆除后價值減損較小的建筑材料,如門窗等,若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造成建筑材料價值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予以賠償。
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