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廣宗縣律師 鶴山區律師 惠東縣律師 勐海縣律師 防城港律師 萬江區律師 威縣律師
酒駕不管是對駕駛人還是路人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國家對于酒駕的打擊力度也是非常的大的。一般來說如果出現酒駕致人死亡的情況基本上駕駛人都是需要付全責的,那么對于酒駕致人死亡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行為責任原則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打官司費用由個人承擔。
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 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二、因果關系原則
當事人存在有違法行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違法的嚴重程度與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為并不違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違法行為很嚴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行為與該事故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也沒有加重事故后果。同樣,交通事故當事人的某些違法行為也不一定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要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其行為必須與事故有因果關系。交通事故認定是技術認定,在確定行為與事故因果關系時,只需要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事實上屬于事故的原因即可。事實上原因的檢驗方法,可以借鑒侵權行為法中的因果關系理論,采取必要條件規則。按照必要條件規則,凡構成后果發生之必要條件的情況,均為事實上的原因。其檢驗方法有:
第一、“如果沒有”檢驗法,即:如果沒有行為人的行為,交通事故及損害結果仍會發生,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是事故的原因;反之,如果沒有行為或事件的出現,就不會有損害事實的發生。行為或事件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必要條件,凡屬于損害事實發生的必要條件的行為或事件均系事實因果關系中的原因。
第二、剔除法,即:如果將行為人的行為從交通事故事實中剔除出去,事故仍會按原來的因果序列和方式發生,則行為人的行為與事故的發生和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反之,則構成事實上原因。【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內容】
三、路權原則
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各行其道原則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證,是交通參與者參與交通的基本原則。現代化交通設施給所有的交通參與者規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線,行人、不同類型的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都有各自規定的通行路線。然而,在當前的交通環境中,極少有絕對的“專用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強調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的同時,也要規范交通參與者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道路的行為,即“借道通行”的行為。在科學的管理制度下,交通參與者在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的道路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安全。在交通事故認定中如何體現各行其道的原則,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借道避讓原則
各行其道要求交通參與者必須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各行其道。為了合理利用交通資源,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交通參與者可以借用非其專用的道路通行。當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除外,如高速公路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交通參與者實施借道通行時,有可能與被借道路本車道的參與者產生沖突點,為保證安全,必須明確誰有義務主動防止沖突的發生。借道避讓原則在調整交通行為和交通事故認定中仍應起到規范性作用。
2、行人在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路段橫過道路與機動車發生事故的特殊原則。
既然確定了借道避讓原則,對此類事故的認定思路已經有一定的概念,即借道通行者應較本道通行者承擔更多的安全義務。但此原則存在特殊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
以上便是對問題酒駕致人死亡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是什么樣的的簡單介紹,酒駕致人死亡并不僅僅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也是建議廣大開車的朋友喝酒不開車,開車就不要喝酒,畢竟如果酒駕出現交通事故可能破壞的將是兩個家庭。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酒駕撞死人怎么判刑?
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事故,交強險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賄選能否行政處罰
2021-01-04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