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是指因飲酒而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個人意志,在這種狀態下駕駛機動車的行為。正因為如此,醉駕常常會導致嚴重后果。所以我國法律如今在醉駕方面也是抓得比較緊。那么,在蚌埠無人醉駕會被判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依據是什么?請看以下分析。
一、埠中院將本案定性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并與之相當的危險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刑法中規定醉酒駕駛并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屬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為,其危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交通肇事罪在犯罪客體、部分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這三個方面的特征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犯罪的主觀方面。前者的罪過形式是故意,醉駕案件中多表現為間接故意,即放任的意志狀態;后者的罪過形式是過失,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認定被告人的罪過形式,應依據“主觀支配客觀,客觀反映主觀”的原理,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認定。如果行為人高度醉酒后明顯控車能力不足,又有超速、逆行、闖紅燈等其他違法情節,造成重大傷亡的,可以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案中,被告人陳運明知醉酒駕駛車輛具有不特定的社會危險性,仍在行人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路上醉酒超速駕駛車輛,足以危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陳運主觀上抱著僥幸心理,對其行為可能產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持放任態度,屬于間接故意,且其醉酒超速駕駛的行為已造成六人死亡的特別嚴重后果,依法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醉駕我們一定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當對處理結果保持任由態度時,極有可能被判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情節嚴重者甚至有可能被判處死刑,蚌埠無人醉駕的后果給了我們極大警示,在此案中如還有想咨詢的問題,可咨詢律霸。
2020年醉駕入刑新標準
什么樣的醉駕不能認定為刑事犯罪?
醉駕撞死人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