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隱名股東具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
1、顯名股東拒不轉交投資收益。
一般隱名股東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投資收益,而在代持股協議中也會約定有關轉交投資收益的內容。如果這種投資收益對顯名股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誘惑,有可能促使顯名股東違反協議約定,拒不轉交。
2、未經隱名股東同意擅自處分股權。
顯名股東作為該公司法律文件實際記載的股權所有人,對外可以行使一切有關該部分股權的權利。對內來說,顯名股東應當是受制于隱名股東的,其一切法律行為應當向隱名股東匯報并在作出重大處分決定時必須事先獲得隱名股東的同意。但對外來說,別人并不知曉該部分股權的真實所有,只依據公示的法律文件來認定。因此,當顯名股東為謀取利益而故意擅自轉讓、質押這部分股權時,實際出資人的利益會很難得到保障。
3、未經隱名股東同意濫用股東權利。
我國法律規定公司股東的權利有股份轉讓權、資產收益權、股東會臨時召集請求權或自行召集權、參與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公司剩余財產分配權等等,這些權利都在極大程度上賦予了股東對公司控制,如果顯名股東有意侵害隱名股東利益,在未經得隱名股東同意的情況下濫用這些權利,對隱名股東帶來的損失也是極大的。
隱名股東顧名思義便是名字隱藏起來的股東,即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的名義人都沒有記載。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人,指的是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雖然隱名股東未被法律禁止,但是隱名股東存在明顯的法律風險。隱名投資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如投資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利益受侵害后法律救助困難;容易產生法律糾紛等。因此隱名投資人應與其合伙人簽署行之有效的隱名投資協議,以協議方式約定雙方的權益義務,發生糾紛時作為隱名投資人的股東身份即使不被承認,但可依據該合同主張權益。另外,應經常參與公司的決策行為和管理行為,積極參加股東會議,定期列席股東會議,了解公司發展動態,進行有效的控制。
律霸網小編提醒您,對司法實踐中引發的糾紛,如果需要走訴訟程序,建議最好事先咨詢相關的專家律師,少走彎路,更好地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律霸網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
2021-03-12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