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向法官求情如何表達
首先先說你是初犯,然后再說主觀犯罪意圖輕,沒有別的好說。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導,定期公開宣判的應當先期公告。
(一)公開審判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導,定期公開宣判的應當先期公告。總之,應當把法庭審判活動的全過程,除了合議庭評議外,都公布于眾。
依照法律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理:
1、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陰私和隱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離婚當事人和涉及商業秘密案件的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但判決仍然應當公開宣告。
(二)辯護制度
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告人都有權為自己辯護。
(三)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該項制度的基本內容有:
1、回避適用的對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
2、適用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回避:
第一,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第二,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
3、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可是以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主動自行提出。回避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
對于當事人來說如果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的陳述,對于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會有著消極的作用,所以對于有關的本案人員來說肯定會計較具體的問題處理,所以自己對于此類問題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樣就可以進行權益的合法維護,從而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江蘇醉駕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如何量刑?
曾經醉駕過會被國企單位開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