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應該理賠哪些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是指交通事故當中肇事者給予受害者的賠償所包含的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
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
(一)現場勘查
1.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即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必須保護好現場,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在承諾制度的時間內快速趕赴現場,并快速處置現場。
3、進行現場勘查包括現場訪問、攝影、制圖、丈量、勘驗等系列工作。現場勘查必須做到依法、及時、全面、準確。
4、現場勘查記錄經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場圖上簽名。
5、為檢驗需要,必要時可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的相關證件。
6、與當事人預約事故處理時間。
7、事后展開調查必須依法進行,包括詢(訊)問、痕跡提取檢驗、技術檢測、損害評估和其他必要的鑒定。
(二)責任認定
1、在調查階段,必要時可召集當事人進行舉證。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實和收集充足的證據后,嚴格接照規定時間依法作出責任認定。
3、公布責任時,必須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講清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認定責任的理由與依據。
4、告知當事人若對認定書不服,3日內向上級交警部門申請復核或應當在民事賠償訴訟當中一并解決。
(三)處罰
1、責任認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應把對責任當事人作出的處罰意見呈送領導審批。
2、根據領導作出的處罰決定填寫處罰裁決書。
3、向責任人宣布處罰裁決。
4、告知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法律時效。
5、辦理處罰的相關手續。
6、執行處罰。
(四)賠償調解
1、收集與損害賠償相關的證明、票據、各種資料。
2、在確認傷者治療終結或確定損害結果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詢問各方當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進行賠償調解。愿意調解的,調解次數最多為兩次;不愿意調解的,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書》,并分別送交當事人。
4、調解未成功的,應當填寫《調解終結書》,送交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