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不僅機動車闖紅燈會被處罰,若是行人不按照信號燈規定而闖紅燈的話,那此時也是要對其做出處罰的,而對行人的處罰主要是罰款。那目前在我國行人闖紅燈罰款多少呢?對此,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行人闖紅燈罰款多少錢
按照平日規定,闖紅燈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人要處罰100塊,帶頭闖紅燈的行人需要罰款50元,跟隨大隊闖的行人則罰款20元。但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就不論先闖后闖,一律罰款50元。
深圳對行人闖紅燈處罰標準是國內最高的,根據新的處罰標準,最高罰款100元,最低20元。其中,闖紅燈引發交通事故的、不服從勸阻執意闖紅燈者及闖紅燈被處罰過兩次以上者將面臨100元的罰款;“帶頭闖紅燈”的行人將被重罰50元,跟隨帶頭者闖紅燈的罰款20元。
此外,在執法期間,交警對現場查處的行人直接開具處罰單,原則上不現場收繳罰款。所有交通違法信息已經進入全國統一的交通違法系統,請被處以罰款處罰的群眾務必在規定時間內到銀行或自助終端繳納罰款,避免出現滯納金或影響個人誠信及辦理車駕管等業務。
行人闖紅燈被查處后,最難執行的是罰款,這也是導致“中國式過馬路”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的處罰標準實施后,深圳交警將通過“移動警務通”將每宗行人闖紅燈的違法記錄上傳到交通違法系統。處罰前,民警將通過“移動警務通”查詢當事人歷史違法記錄,并根據查詢情況執行相應處罰標準。規范執法,最大限度限制交警的自由裁量權,避免“砍價”行為發生。
二、闖紅燈處罰的依據是什么
適用的法律法規
闖紅燈違法行為是依據代碼為1302的機動車不按交通信號燈規定通行的 道路交通法第38條第1種行為、第90條,《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 38、40、41、42、43條
第三十八條
機動車信號燈和非機動車信號燈表示:
(一)綠燈亮時,準許車輛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得妨礙被放行的直行車輛、行人通行;
(二)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行;
(三)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
在未設置非機動車信號燈和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的表示通行。
紅燈亮時,右轉彎的車輛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
第三十九條
人行橫道信號燈表示:
(一)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
(二)紅燈亮時,禁止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是已經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過或者在道路中心線處停留等候。
第四十條
車道信號燈表示:
(一)綠色箭頭燈亮時,準許本車道車輛按指示方向通行;
(二)紅色叉形燈或者箭頭燈亮時,禁止本車道車輛通行。
第四十三條
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道口有兩個紅燈交替閃爍或者一個紅燈亮時,表示禁止車輛、行人通行;紅燈熄滅時,表示允許車輛、行人通行。
駕駛機動車行經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未減速行駛的,處兩百元罰款;遇行人正在通過時未停車避讓的,處五百元罰款。發生輕微交通事故不執行“快處快賠”,以至于造成交通阻塞的,處五百元罰款。
此次立法中各方意見爭議最大的沖紅燈罰款,最終定格在五百元,但一年內三次以上的,第三次起每次罰一千元;五次以上的,除罰款外每次扣駕駛證三個月。
另外,在快速路、高速路上若有下列四種情況也要被罰五百元:逆行或者倒退行駛的;遇緊急情況臨時停車未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的;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路肩行駛的;正常情況下低于規定的最低時速行駛的。一年內五次以上者每次扣證三個月。
現實中,若是行人闖紅燈的話,此時給予的處罰往往是罰款方面的,按照規定行人闖紅燈罰款一般是100元。當然,這屬于比較危險的行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很大。而此時要是真的出了事故,那行人也是需要承擔大部分責任的。
摩托車闖紅燈怎么處罰
闖紅燈處理時間是多久
電動車闖紅燈撞小轎車,該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職工可以入選監事會嗎
2021-01-01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