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時會受到行政處罰,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行政處罰也是有相關的辦理時限規定的,在我國行政處罰的時限規定對于人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那么行政處罰辦理時限規定是什么呢?律霸小編為您收集相關資料并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章第三十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又根據第三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其中第四點中提到的期限并沒有明文規定具體時效時間,該時效時間一般由行政處罰機關根據情節輕重及處罰金額數額自行制定,通常為一周至一月。
根據第四十四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但如果行政處罰涉及到罰款事項時,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
如果當事人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后,既沒有在規定期限內(一般在7至15天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處罰要求的整改規定,即使行政處罰行政機關未采取申請向法院強制執行,那么行政處罰決定書仍然是有效的,其認定的違法行為仍然是具有法律效應。
如果當事人超過執行期限仍然不執行行政處罰規定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有權依法對當事人采取強制措施,情節嚴重的可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并會對前項處罰金額加大處罰額度。
相信大家在仔細閱讀過相關資料后已經對行政處罰辦理時限規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大致來講,一般情況下行政處罰辦理時限規定是7到15天,當事人需要在此時限內進行繳納罰款或申請行政復議等。如果沒有,相關部門便會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了,希望大家注意相關辦理時限。
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怎么辦?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