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處罰中,有些當事人并不能依靠個人自行解決問題,需要走救濟程序,而救濟手段是法律保障公民的最基礎的手段。那么,關于行政處罰救濟情況相關程序是什么?在行政處罰中法律救濟途徑有哪些?您是否了解,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行政處罰救濟情況相關程序是什么?
在行政處罰中當事人的法律救濟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向作出處罰決定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的具體程序分為申請,受理、審理、決定四個步驟:
一、申請
1、申請時效。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應當在知道被申請人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60日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2、申請條件。
(1)申請人是認為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相對人;
(2)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3)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于依法可申請行政復議的范圍;
(5)相應行政復議申請屬于受理行政復議機關管轄;
(6)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3、申請方式。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行政復議請求、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
4、行政復議申請書。申請人采取書面方式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時,所遞交的行政復議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1)申請人如為公民,則為公民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住址等。申請人如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則為法人或者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2)被申請人的名稱、地址;
(3)申請行政復議的理由和要求;(4)提出復議申請的日期。
二、受理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除上述規(guī)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受理;必要時,上級行政機關也可以直接受理。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zhí)行。
三、 審理
1、審理行政復議案件的準備。
(1)送達行政復議書副本,并限期提出書面答復。行政復議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7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fā)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10日內,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2)審閱復議案件有關材料。行政復議機構應當著重審閱復議申請書、被申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農業(yè)行政處罰決定書等)、被申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事實和證據、被申請人的書面答復。
(3)調查取證,收集證據。
(4)通知符合條件的人參加復議活動。
(5)確定復議案件的審理方式。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個人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2、行政復議期間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行政復議期間原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zhí)行。這是符合行政效力先定原則的,行政行為一旦作出,即推定為合法,對行政機關和相對人都有拘束力。但為了防止和糾正因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給相對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zhí)行:
(1)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2)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3)申請人申請停止執(zhí)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zhí)行的;(4)法律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
3、復議申請的撤回。在復議申請受理之后、行政復議決定作出之前,申請人基于某種考慮主動要求撤回復議申請的,經向行政復議機關說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終止。
四、決定
1、復議決定作出時限。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2、復議決定的種類。
(1)決定維持具體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2)決定撤消、變更或者確認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有兩種情況:一是認為原行政行為認定的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依據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越權或者濫用職權,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決定撤消、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二是被申請人不依法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決定撤消。
(3)決定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
有兩種情況:一是拒絕履行。被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明確表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二是拖延履行。被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既不履行,也不明確表示履行的,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決定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決定撤消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5)決定賠償。行政復議機關在依法決定撤消、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時,申請人提出賠償要求的,應當同時決定被申請人依法給予賠償。
(6)決定返還財產或者解除對財產的強制措施。行政復議機關在依法決定撤銷或者變更罰款,撤銷違法集資、沒收財物、征收財物、攤派費用以及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具體行政行為時,應當同時責令被申請人返還財產,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或者賠償相應的價款。
3、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處理。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對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有關規(guī)定提出審查申請,或者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依據不合法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依法作出:
(1)有權處理的,應當在30日內依法處理。
(2)無權處理的,應當在7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4、行政復議決定書的制作。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制作行政復議決定書。行政復議決定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1)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住址(申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者,則為法人或者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2)被申請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3)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請求和理由。
(4)行政復議機關認定的事實、理由,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5)行政復議結論。
(6)不服行政復議決定向法院起訴的期限(如為終局行政復議決定,則為當事人履行的期限);
(7)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年、月、日。
(8)行政復議決定書由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定代表人署名,加蓋行政復議機關的印章。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fā)生法律效力。除法律規(guī)定的終局行政復議決定外,申請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申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對于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被申請人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對于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從上文中,我們了解到,行政處罰救濟情況的相關程序是需要申請、受理、審理和決定四個部分的,具體每一步的內容我們在上文中也都說到了。行政處罰中救濟情況對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的,以上就是關于“行政處罰救濟情況相關程序是什么?”的相關內容。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guī)定的
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麻醉師違規(guī)執(zhí)業(yè)如何處罰
2021-01-11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05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7登記房屋產權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0-12-20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中國保監(jiān)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