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實施了違法行為,導致民事主體的權益受到侵害,若遭受到侵害的主體,可以提供相關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是可以向相關機構提出立案的請求的,但是并非是所有的立案請求都是會被受理的,行政處罰不予立案依據是什么呢?
一、行政處罰不予立案依據是什么?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二、行政處罰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結合《行政處罰法》和《建設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的相關條文來看,立案的條件,一是發現違法行為;二是執法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這里筆者認為第一個條件“發現違法行為”其發現的來源可以是:檢查中發現、群眾舉報、控告、上級交辦、下級報辦、其它部門移交及違法嫌疑人主動交代等;這里的“違法行為”不是指已經過法定程序確認的違法行為,只要求簡單的符合違法行為構成要件即可,包括有明確的涉嫌違法嫌疑人、有客觀的違法事實及初步的證據資料等。第二個條件“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筆者認為應理解為首先違法行為屬于本行政機關的管轄范圍,包括地域管轄范圍、職權管轄范圍、級別管轄范圍;其次,對該違法行為,如果一旦查證屬實,應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及制裁后果(即有違則,有相應的法則)。總結起來,立案的具體可操作的條件有:
1)有明確的違法嫌疑人;
2)有確定的違法事實(包括初步證據和可能違反的法律條款);
3)屬于本行政機關的管轄范圍。以上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三、立案的程序
立案是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的第一個步驟, 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自收到投訴、申訴、舉報、其他機關移送、上級機關交辦的材料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并決定是否立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十五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對于不予立案的投訴、舉報、申訴,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準后,由辦案機構將結果告知具名的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
對于民事主體個人來說,若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且確定不是這些不會被立案的清新,就可以向相關機構提出立案的請求,一般來說,只要其滿足條件,提交的材料齊全,請求都是會被受理的。
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有范文嗎?
醫療事故怎么處理,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程序是什么
工商行政處罰程序的主要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