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交通肇事者逃逸不僅意味著交通肇事者將會承擔更重的刑事責任,也意味著他將承擔更多的民事賠償責任,那么,在實踐中,我們應當怎樣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當行為人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時,有理由詳細行為人的行為符合交通肇事逃逸。具體內容如下:
1、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y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y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y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y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fā)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延伸補充:
哪些情況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guī)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y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y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y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y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fā)現事故發(fā)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怎么認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解答,從上文可知,當行為人具有這樣行為時,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行為人具有肇事逃逸的嫌疑,比如,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或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等等。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你隨時到我們律霸官網提問,我們將盡快為你詳細解答。
:
交通肇事逃逸要加重處罰嗎
交通肇事逃逸判幾年
哪些情況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yǎng)費嗎
2021-01-24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0-11-12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保密義務不是競業(yè)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15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真的能夠養(yǎng)老嗎
2021-03-13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qū)別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