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又有逃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對其定交通肇事罪,而逃逸行為則視具體情節進行相應的處罰。所以交通肇事逃逸通常定的都是交通肇事罪,只是在處罰方面略有不同。詳細情況請你閱讀下文了解。
一、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1、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2、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3、《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責任認定
1、出于逃避法律責任,但履行救助義務。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將人撞倒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后逃離現場。120醫護人員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這種情形下,行為人雖構成逃逸,但主觀惡性不深。僅出于逃避法律責任,現實中為搶救傷者,爭取了寶貴時間。對于這種情形,認定責任時應該從寬。
2、出于逃避救治傷者,逃逸后主動投案。有人認為這種情形中,行為人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為人的主動投案。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實際上違背了立法原意。法律之所以規定逃逸是加重情節,就是考慮對受害人生命的保護。逃逸造成的最嚴重后果就是,使傷者缺乏救助,導致傷勢嚴重以致死亡。所以這種情形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當然的。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對自首情節按照刑法減輕處罰也是應當的。
3、既逃避法律責任又逃避救治傷者。這種情形在現實中最為常見,行為人在主觀上大多是兩者的競合。對于這種情況,顯然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在量刑幅度內予以從重。如果其結果導致受害人的死亡,則是逃逸行為情節的再次加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觀點,原因有二:其一,這種說法回避了導致加重結果的主觀心理的爭論;其二,也表明了即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行為的相對獨立性。
由于逃逸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加重處罰情節,因此不再單獨定罪,只是在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基礎之上加重處罰。由于涉嫌刑事犯罪都是關系到自由、名譽的大事,所以小編建議最好聘請專業律師來為辯護。律霸網站為你推薦你所在地區的專業律師,幫你進行訴訟,維護合法權益。
交通肇事罪的最高量刑是多少年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能否判處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學校和老師侵犯學生權利的體現有哪些
2021-03-11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