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的深入,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也日益繁榮的發(fā)展,其中海上貿易也不斷的發(fā)展壯大。由于中國海上貿易的壯大,隨之而來的不僅有其益處,也有一些弊端即一些非法行為日益增多。我們國家根據這些情況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那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海關行政處罰條例的內容。
一、 海關行政處罰的決定和執(zhí)行
第四十九條
海關作出暫停從事有關業(yè)務、暫停報關執(zhí)業(yè)、撤銷海關注冊登記、取消報關從業(yè)資格、對公民處1萬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10萬元以上罰款、沒收有關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海關應當組織聽證。
海關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由海關總署制定。
第五十條
案件調查終結,海關關長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依法作出決定。
對情節(jié)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應當由海關案件審理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
第五十一條
同一當事人實施了走私和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且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依照本實施條例對走私行為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對其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不再另行處罰。
同一當事人就同一批貨物、物品分別實施了2個以上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且二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依照本實施條例分別規(guī)定的處罰幅度,擇其重者處罰。
第五十二條
對2個以上當事人共同實施的違法行為,應當區(qū)別情節(jié)及責任,分別給予處罰。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
(一)因走私被判處刑罰或者被海關行政處罰后在2年內又實施走私行為的;
(二)因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被海關行政處罰后在1年內又實施同一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的;
(三)有其他依法應當從重處罰的情形的。
第五十四條
海關對當事人違反海關法的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同一當事人實施的2個以上違反海關法的行為,可以制發(fā)1份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2個以上當事人分別實施的違反海關法的行為,應當分別制發(fā)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2個以上當事人共同實施的違反海關法的行為,應當制發(fā)1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區(qū)別情況對各當事人分別予以處罰,但需另案處理的除外。
第五十五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送達當事人。
依法予以公告送達的,海關應當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的正本張貼在海關公告欄內,并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第五十六條
海關作出沒收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有關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無法或者不便沒收的,海關應當追繳上述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的等值價款。
第五十七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違反海關法的行為后,有合并、分立或者其他資產重組情形的,海關應當以原法人、組織作為當事人。
對原法人、組織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依法追繳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的等值價款的,應當以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組織作為被執(zhí)行人。
第五十八條
罰款、違法所得和依法追繳的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的等值價款,應當在海關行政處罰決定規(guī)定的期限內繳清。
當事人按期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辦結海關手續(xù)的,海關應當及時解除其擔保。
第五十九條
受海關處罰的當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應當在出境前繳清罰款、違法所得和依法追繳的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的等值價款。在出境前未繳清上述款項的,應當向海關提供相當于上述款項的擔保。未提供擔保,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海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海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出境。
第六十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海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二)根據海關法規(guī)定,將扣留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變價抵繳,或者以當事人提供的擔保抵繳;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海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罰款。
當事人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海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海關同意當事人暫緩或者分期繳納的,應當及時通知收繳罰款的機構。
第六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貨物、物品、違法所得、運輸工具、特制設備由海關予以收繳:
(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不予行政處罰的當事人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境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二)散發(fā)性郵寄國家禁止、限制進出境的物品進出境或者攜帶數量零星的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進出境,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
(三)依法應當沒收的貨物、物品、違法所得、走私運輸工具、特制設備,在海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作為當事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作為當事人的法人、其他組織終止,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走私違法事實基本清楚,但當事人無法查清,自海關公告之日起滿3個月的;
(五)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應當予以收繳的其他情形的。
海關收繳前款規(guī)定的貨物、物品、違法所得、運輸工具、特制設備,應當制發(fā)清單,由被收繳人或者其代理人、見證人簽字或者蓋章。被收繳人無法查清且無見證人的,應當予以公告。
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判決沒收的走私貨物、物品、違法所得、走私運輸工具、特制設備,或者海關決定沒收、收繳的貨物、物品、違法所得、走私運輸工具、特制設備,由海關依法統(tǒng)一處理,所得價款和海關收繳的罰款,全部上繳中央國庫。
中國海關行政處罰條例針對海上貿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與規(guī)定,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規(guī)范海關的依法行政,并保護國家以及公民們的合法利益與安全,更為我們國家海上貿易更好的發(fā)展提供一些法律上的保護與基礎。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應如何進行報關?
如何查詢和辦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執(zhí)法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上只有法人簽字沒有公章是否有效力
2020-12-15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上班途中發(fā)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商業(yè)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xié)議嗎
2021-03-22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