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情況
1、工作中工人遇到交通肇事逃逸企業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肇事逃逸的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對于在上班途中如果是發生了交通事故的話,員工是致害的一方的話企業可以不用承擔其員工的責任,但是如果是在上班途中導致了交通事故并且逃逸的話,公司要付主要賠償責任,但是其員工所犯的刑事責任還是由員工自己來進行承擔。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婚前體檢那些你一定要了解的事兒
2020-12-02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土地出讓合同違約金過高怎么認定
2021-01-13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實行產權調換應該如何交款
2020-11-16農村征地對于沒有房子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2福建省莆田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
2021-02-14成都市城鎮證地拆遷賠償和補償的標準
2020-12-19房屋拆遷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范圍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