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所以我們認為對方司機存在肇事逃逸的行為。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司機因可能被恐嚇或者可能被挨打的可能離開的就可能夠不成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在我國的處罰一直都較為嚴格,我國對這類犯罪者按照相關的法律會處以3年以上甚至死刑的判罰。但如交通駕駛者在不知情或受到人身危害時,可以暫時離開現場,進行投案自首,我國的法律規定這類情況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交通肇事罪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年交通肇事罪賠償標準
常州市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交通肇事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