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所以我們認為對方司機存在肇事逃逸的行為。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司機因可能被恐嚇或者可能被挨打的可能離開的就可能夠不成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在我國的處罰一直都較為嚴格,我國對這類犯罪者按照相關的法律會處以3年以上甚至死刑的判罰。但如交通駕駛者在不知情或受到人身危害時,可以暫時離開現場,進行投案自首,我國的法律規定這類情況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交通肇事罪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年交通肇事罪賠償標準
常州市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交通肇事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