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怎么處罰頂替人怎么處罰?
頂包行為較普通逃離現場的逃逸而言,頂包行為往往伴隨著作偽證的行為,因此,性質更為惡劣。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節予以治安處罰。頂替交通事故行為涉嫌詐騙,對方報警后,頂替者和肇事者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找人頂包的行為,隱瞞肇事者真實身份的目的顯而易見,而隱瞞肇事者真實身份出發點之一又是為了規避法律責任,逃避法律追究。所以找人頂包行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逃逸。也就是說當發生事故即便找人頂包,也算肇事逃逸,所以這種掩耳盜鈴的行為絲毫不會動搖你要承擔的責任,所以當事故發生后要積極配合交警處理,不要投機取巧的想著逃逸或是找人頂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
肇事逃逸性質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肇事逃逸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肇事逃逸本來說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如果再找人來頂替的話,那么不僅會加重肇事者的處罰,而且頂替的人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所以,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一人承擔,不要拖別人下水,積極的承擔錯誤可能還會減輕自己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則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2020年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