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交通肇事逃逸從輕處理?
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節的可根據具體情節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具體量刑標準由人民法院審理確定 。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六十七條 【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的構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一)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二)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雖然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交通肇事逃逸是可以從輕處理的,但是必須要符合條件才可以,而且認錯的態度必須要良好,法院會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減輕刑法,所以,法律是有人情味的,只要有承擔錯誤的勇氣,那么法律會給犯了罪的人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