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后多少時間后不算自首?
肇事逃逸后只要是自己投案就算自首,沒有時間限制,如果被抓就不是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自首的認定標準: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4、可供自首的對象: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單位。
(3)城鄉基層組織。
(4)以上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員。
二、新交規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新交規肇事逃逸規定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對于肇事逃逸的駕駛員,公安部門不一定幾個小時之內就能確定駕駛員的身份,所以說,我國刑法不可能規定逃逸多長時間再去投案就不算自首了。駕駛員當時可能在極度恐慌的心態下沒有保持足夠理智的處事態度,但若能夠在事后正正視肇事逃逸的法律責任并主動自首的,是有很大的機會能減輕處罰的。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合同約定時間內未付款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2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失效
2020-12-31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