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肇事逃逸致死后續應該怎樣處罰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下發《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征求意見稿)》,從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稿調整了傷人事故調查、鑒定意見審核等程序,將道路交通事故分為財產損失事故、傷人事故和死亡事故,處理不同事故的交警需具備不同的資質。意見稿還明確3種傷人事故可以快速處理。
三、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利用小車代步是當今社會最為常見的方式,由于駕駛不慎撞到路人,或者是違法道路安全法飲酒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按照規定是會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對于不想承擔責任的駕駛人員,其構成了肇事逃逸罪,根據相關規定是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