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可以取保候審嗎?
可以辦理取保,取保候審并不是針對某個罪名或某類罪而言的,只要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那么就能申請取保候審。其實法律對于取保候審的規定是很寬泛的。按照《刑事訴訟法》第67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從規定可以看出,其范圍涵蓋了除可能無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而“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又是幾乎任何一個案件都可以套用的。
二、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認定?
1、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以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條件。
《解釋》中“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發生了交通事故,但情節輕微,或負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損失等,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這種情況下,行為人若主觀上認為后果嚴重,自己已構成犯罪,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應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因為刑法僅處罰那些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對于客觀上未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或威脅的行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處罰。
2、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以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為主觀目的條件。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這說明行為人的先行行為即交通肇事行為產生以下五方面的行政義務:一停車義務;二保護現場;三搶救傷者和財產;四報警;五聽候處理。這五種義務屬于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義務。其中搶救傷者和財產亦是刑事義務。
《解釋》中“為逃避法律追究”是行為人逃逸行為的主觀目的,法律追究不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應包括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即包括:⑴民事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義務;⑵五項行政義務;⑶搶救傷者和財產的刑事義務。所以交通運輸肇事后,行為人負有上述三類義務,為逃避任何一類義務,在主觀上都具備了應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對于肇事逃逸的行為的處罰是基于是否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而定的,對于沒有造成嚴重的犯罪事實的,是可以辦理取保的,但如果因肇事逃逸行為造成了人員死亡的,那么顯然是需要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則不再適用于取保候審的條件。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程序有哪些特殊規定
2021-03-20新三板股權投資騙局
2021-02-14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