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故意放火犯什么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以放火或者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據以上114條和第115條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如何定義放火罪
故意放火行為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一般的放火行為通常情況下不會被認定為犯罪。
2、放火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但是沒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如果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而將火勢有效地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沒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就不構成放火罪,而應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或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
3、故意放火的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也就是說,放火行為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這種犯罪后果的嚴重性和廣泛性往往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行為人自己也難以控制的,此時一般為認定為放火罪。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本質區別。因此,可以說,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實施的犯罪行為都構成放火罪,關鍵是要看放火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故意放火行為要定什么罪,關鍵是要看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會認定為放火罪。如果沒有危害公共安全,但是有其它嚴重情節,則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企業拆遷補償款賬務處理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