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行政處罰案中對于學生的規定具體有哪些
《教育法》只授權學校可以對學生實施“處分”——“開除學籍、勒令退學”依其性質應屬于一種行政處罰——該種行政處罰非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并授權學校實施——結論: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學校作出這種名為“處分”實為“處罰”的行為是一種不合法的越權行為。 學校對學生進行處分的權利,來自于《教育法》第二十八條第(四)項的授權: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行使“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的權利?,F在的關鍵問題是對該法所稱的“處分”的性質如何理解?其種類范圍應當如何?比如學校規定對犯錯誤的學生,學??梢宰鞒鼍辛舻奶幏?,這一眼就能看出這種“處分”超過了該法所稱的“處分”的應有的限度。顯然,法律授權的“處分”應該是有一個由其性質所決定的最高限度的。那么,處分的性質究竟是什么、該法所稱的“處分”的最高限度應該在哪里呢。
要搞清處分的性質是什么、處分的最高限度在哪里,首先需要弄清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處分與處罰的關系,通過對現行法律體系中處分與處罰的比較,弄清處分的性質和最高限度。
行政處分分為六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從行政處分的種類我們可以看出,處分所涉及的是被處分者在某一機關(或組織)中的內部權利,不涉及其外部權利即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就是行政處分中最嚴厲的一種形式“開除”,也仍然是一種內部否定措施,并未涉及被處分人員的基本權利。因為,行政處分是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及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性權力的組織中的相關人員的懲戒,而這些人員的工作是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是一種特別權利而非基本權利,與法律所指的勞動權是有分別的。對其開除處分只是對他行使這種行政權力資格的否定,并不涉及其基本權利勞動權的問題。而行政機關中與行政機關形成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其受到開除等處理,就產生了涉及基本權利——勞動權的問題,相應地也就要受到勞動法的調整。
對于學校的行政處罰是有關學校的約束條例,所以對于具體的問題,還是需要自己咨詢有關的法律規定,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對于未成年來說,即使自己犯了錯誤,但是只要依據有關的法律規定就可以進行合理的處置,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