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哪些情況會行政處罰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在市場經濟中經營者在商品的交易中至關重要,不僅決定了自己的商品的買賣,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為有關的消費者提供直接的消費感受,如果自己在此類環節中違反了有關的規定就會導致自己的問題無法及時的解決,另一方面還會受到處罰。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