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回避原則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回避原則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承辦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因遇有法律規定的不得參與案件的審理或執行有關任務的情形,不參加對該案的審理或有關任務的執行。
二、行政拘留要注意什么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
這是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在實際執 行中,有的執行人員變拘留為一種執行手段,在不對當事人財產詳細調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賣等措施的情況下,以執帶拘,把拘留作為考驗被執行人履行能力或 向申請人作一交待的方法,違反法律程序,是嚴重錯誤的。
2、需經院長批準
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行工作 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準。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行人員 “先斬后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準。當然,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撓執行等情況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續, 但過后必須立即報院長補辦批準手續。
3、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這是對異地拘留的限制性規定。實踐中,有的法院可能出于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考慮,往往自己徑行到異 地進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會激化矛盾,遭到圍攻,執行人員身體、裝備將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異地拘留前,要充分考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法院 配合和協助。
我們都知道在行政處罰法里面犯罪人員是可以要求執法人員回避的,因有就是怕有些公職人員利用職權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來。國家規定的這一政策更好的提現了群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因而給出錯誤的判斷。
工商行政處罰程序的主要流程?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