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怎么認定?
(一)公民個人信息
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實名注冊的手機號碼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則應該: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綜上所述,公民在我國都是有個人的權利的,而且個人信息都能得到相應的保護,那么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構成嚴重情節的那么還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而且還會處相應的罰金,賠償受害者的損失。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夢游期間殺人有罪嗎
2020-12-30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交通事故車輛扣押時間要多久
2021-01-21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