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罰沒款上交規定有哪些?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罰款和沒收財物(以下簡稱罰沒)的管理,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組織進行罰沒的管理。
各級法院、檢察院執行罰沒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必須依法進行罰沒處罰。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對違法違章行為依法進行罰沒,是法律賦予的權力,被處罰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財政主管部門主管罰沒管理工作。
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罰沒管理。
各級審計、監察和檢察機關對罰沒負責監督檢查。
第二章罰沒項目的設置
第五條 罰沒項目的設置,必須以法律、法規以及與法律、法規不相抵觸的規章為依據,任何機關或組織不得擅自設置罰沒項目。
第六條 依法設置的罰沒項目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制訂實施辦法,明確適用范圍、處罰標準、批準權限、執行機關和執行程序等,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七條 對罰沒項目實行目錄管理,目錄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編制,經省財政主管部門核定后,公布于眾。
第三章罰沒執行的管理
第八條 罰沒必須由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的機關或組織執行。執法人員執行罰沒時,必須佩帶和出示國家或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統一印制的執法標志和證件。
第九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作出罰沒決定,應向被處罰單位或個人說明處罰原因和處罰依據。使用處罰決定書和罰沒收據。
除國家有統一規定外,處罰決定書由省行政主管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統一印制;罰沒收據由省財政主管部門統一制發。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自行印制。
第十條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違法違章行為,只能由一個機關或組織處罰,不得重復處罰。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之間因前款規定的同一行為處罰發生矛盾的,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裁決。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有權拒絕處罰:
(一)罰沒項目沒有列入目錄管理的;
(二)執法人員未佩帶統一的執法標志和出示執法證件的;
(三)執法人員未使用統一制發的處罰決定書和罰沒收據的;
(四)對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同一違法違章行為進行重復處罰的;
(五)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罰沒處罰行為的。
第十二條 被處罰單位或個人對罰沒處罰決定不服的,可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
確屬錯誤的罰沒,應將所罰沒財物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執行罰沒的機關、組織以及執法人員的違法違章行為,都有權向其主管機關或監督機關檢舉、控告。主管機關或監督機關應當在一個月以內答復和處理;特殊情況,兩個月內必須予以答復和處理。
第十四條 對企業單位的罰款,被處罰企業一律在自有資金中開支,不得計入成本費用和營業外支出,不得擠占應當上交財政的收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罰款,被處罰單位一律在單位的預算包干經費或預算外資金中開支。對個人罰款,由個人承擔。
第四章罰沒款物管理
第十五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依法收繳的一切罰沒款和沒收物品的變價款,除法律、法規和國家財政部門另有規定外,應全部繳同級財政部門,不得截留、挪用、提留、隱瞞、坐支、私分,財政部門也不得退還。
第十六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應設立罰沒財務帳冊,健全保管、交接制度和結算對帳制度,按期將罰沒收入繳同級財政部門。
財政、審計機關定期對罰沒財物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依法沒收的財物,應及時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一般商品,由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會同同級財政、物價部門按質作價,交國營商業或供銷企業銷售或公開拍賣,不得內部銷售。
(二)專門經營的財物交專營機關或專營企業收兌、收購。
(三)文物和珍稀動、植物,交專門管理部門處理。
(四)政治違禁品、淫穢物品、破壞性物品、毒品,交有關管理機關處理。
(五)對人體有害的食品以及其他無使用價值的物品,由收繳機關按規定銷毀。
執行罰沒的機關或組織處理沒收財物應按規定程序進行,并開列清單,隨繳庫憑證存檔、備查。變價款按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處理。
第五章獎勵與處罰
第十八條 對貫徹執行本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成績顯著的單位或個人,由同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對檢舉、揭發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功的單位或個人,由執行罰沒的主管機關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給予獎勵。
第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設置罰沒項目、擅自提高處罰標準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責令取消。并由主管部門或監察部門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負責人的責任。
擅自進行罰沒的款物,應全部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擅自提高處罰標準收繳的罰沒款物,提高標準部分應退還被處罰單位或個人。
第二十條 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部門或監察部門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當罰沒不罰沒或亂罰沒的;
(二)隱瞞、截留、坐支、挪用、提留、私分罰沒款以及占用、調換、內部選購、私分或變相私分沒收財物的;
(三)對檢舉、控告違法違章行為的單位、個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被處罰者蓄意刁難或強行處罰的。
對上列第三項行為除按規定處罰外,其所得非法財物由財政部門限期收回。
第二十一條 拒絕、阻礙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罰沒款肯定是需要上交至主管機關。如果公務人員私自吞并罰沒款的話那么就屬于國家人員挪用罰沒款。這種行為是嚴重違反我國的相關法律,是絕對不能容許的情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么可以向監察委進行相關的舉報,涉事單位會進行嚴肅處理。
行政執法罰沒款和罰款是一樣的嗎?
被判處的罰沒款怎樣返還?
違章罰沒款滯納金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不簽字嗎
2020-12-02從犯是初犯怎么判
2020-12-02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