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消費者購買到假貨后,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讓消費者協會介入調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假冒商品要有人生產和銷售才會流入消費者手中的,而生產、銷售假冒產品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違法犯罪行為,而別人加工組裝假冒產品的,情節嚴重是會構成犯罪的,屬于共同犯罪的情形,可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產品質量法》第61條的規定,為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提供技術幫助的,在明知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下,就算是替別人加工的,也是會構成刑事犯罪的,一般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生產偽劣產品罪的主犯,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于本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為以假充真的產品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