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回避情形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規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所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執法人員本人是當事人;或者是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案件處理的結果可能對其權益產生影響等情況。所謂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關系以外的關系,如朋友關系、師生關系等,有可能利用這些關系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情況。
二、行政處罰權的限定
行政處罰的設定是指國家有權機關在行政處罰立法上的權力配置。根據《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劃分如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可以設定任何種類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2.國務院是最高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行政法規不得超越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另行作出行政處罰規定。
3.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地方性法規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另行作出行政處罰規定。
4.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部委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按照本條的情形規定行政處罰。
5.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級人大常委會規定。
6.除上述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對行政相對人作出行政處罰,適用處罰法定原則,也就是說在執行處罰的時候,必須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中的要求作出,保證處罰種類法定、處罰主體法定、處罰程序法定、處罰形式法定以及處罰職權職責法定。格外,對于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根據一事不再罰原則要求,不能對其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相對不起訴后是否可以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孕婦臨產醫院勸回,醫院有責任嗎
2020-12-3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