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條例對私闖民宅怎么處罰?
《治安處罰法》私闖民宅的處罰主要是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1、組織、脅迫、誘騙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2、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3、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應當立案。本罪是行為犯,行為人只要未經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強行闖入他人住宅或者經要求退出仍無故拒不退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予以立案追究。
二、非法侵入私宅哪些情況不構成犯罪?
1、法律授權行為
對于法律授權的合法進入者,如公安、檢察機關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嫌疑人,需要進入公民住宅對有關人員的身體、物品進行搜查和抓捕人犯時,不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但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進行搜查的,要持《搜查證》;進行查封、扣押的,要持《查封、扣押令》;執行拘留、逮捕的,要持《拘留證》、《逮捕證》,如果遇特殊情況,也可以不持上述物品進行。如,司法工作人員持合法手續進入他人住宅,依法履行職務,進行搜查、查封、扣押財物,或實施逮捕、拘留等職務行為,不能認為是非法侵入住宅。
2、緊急避險行為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的合法權益,以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緊急避險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一項義務,其目的在于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活動和自然災害作斗爭,以犧牲局部的、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護整體的、較大的合法權益。如,為了救火而侵入住宅,為了避免狗的襲擊而侵入住宅等。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是保護人民群眾私宅的,如果他人擅自闖入經過勸阻不聽的,派出所可以對其治安處罰,措施是十五日以下拘留并罰款。這僅僅是治安處罰,一旦構成非法闖入私宅犯罪,經過立案后,最終法院可以對犯罪分子判三年以下。
私闖民宅可以追究責任嗎
私闖民宅定暴力趕出算不算犯法
非法搜查和私闖民宅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屬于行政合同嗎
2020-12-06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