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吸收原則有哪些?
(1)處罰法定原則。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2)公正公開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五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設定和實行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回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4)保障當事人陳述權利原則?!缎姓幜P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5)一事不再罰原則?!缎姓幜P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第四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五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行政處罰的具體程序一般是基于實際的違法后果而定的,在司法實踐中,行政機關在進行處罰之前還需要對相關違法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對于造成了嚴重的違法事實的,涉及到立案偵查并追究刑事責任的,還需要進行起訴并判決處理。
行政處罰中從輕處罰的情形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當宅基地遭遇拆遷或動遷利益要怎樣分割
2020-12-23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將拆遷“非法辦學”難獲賠償
2021-03-17舊城改造傾向于協商拆遷 補償接近一手樓價
2021-02-02國家新的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