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社會中,行政合同是指相關當事人簽署一些相應的行為合同。例如購房合同、土地轉讓合同等相應的行為發生類的合同。我國的法律對這類合同予以保護。那解除行政合同訴訟的方式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
一、解除行政合同訴訟的方式
(1)和解。和解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發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當事人自由選擇的在自愿原則下解決臺同糾紛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糾紛解決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也可以不經協商和解而直接選擇其他解決糾紛的途徑。
(2)調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運用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調解有兩種方式一是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發生合同糾紛,可以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二是行政調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居中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申請行政調解的糾紛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申請人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根據;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案件范圍的規定。但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或者已經向仲裁機構申請裁的。從及一方要求調解另一方不同意調解的,調解申請不于受理。 雙方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即應當按照調解協議書履行各自的義務。由于調解協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解決爭議。
(3)仲裁。仲裁是指發生合同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關進行裁決并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具有“準司法”性質,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4)訴訟。訴訟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如果沒有仲裁協議,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依法予以處理。這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常見方式。合同糾紛經人民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調解書必須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我國有和多種方式。我國對這類合同的解除還是采取積極的和解或調解機制,對案件的當事人的這類合同糾紛進行相應的解決的。案件的雙方可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進行解決。
行政復議終局的案件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內容有哪些
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辱罵執法人員怎么辦
2020-12-06車分別押給兩家公司還不上了怎么辦
2020-11-28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