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責任法與工傷是否重復
不重復。
除醫療費和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輔助醫療器械之外的費用,均可兼得。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規定,勞動者因為第三人侵權受到傷害認定為工傷的,應當向第三方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在獲得肇事方人身損害賠償之后,可以享有工傷醫療之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二條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二、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可見,當工傷與侵權存在競合關系,工傷賠償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在侵權賠償中進行二次賠償的,這也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受害人,同時也避免了普遍雙重賠償,給賠償人造成不公。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提供的法律咨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