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入個人信息屬于犯罪行為嗎
買入個人信息屬于犯法,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1、必須先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公民的個人信息:
目前法律上對公民的信息尚無權威的界定,但在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
對個人信息的定義,應同時考慮個人意愿與社會評價。具體而言,首先,必須是本人不希望為一般人所知曉的個人信息,重要的是,要看披露這些信息是否違背公民個人意愿,且足以影響其現有平穩生活。
2、收集的主體及程序:
必須是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保險、房地產銷售或中介、汽車銷售、技能培訓、招聘網站、獵頭公司、各類中介機構、市場調查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集、保存、管理的公民個人信息,如果是非法成立的單位或個人,即便獲取個人信息的手段貌似合法,也只能認定為“非法獲取”,
3、非法獲取行為的認定
所謂非法,應理解為“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行為手段應與竊取具有大致相同的危害性,因而,除竊取(包括偷拍、秘密錄音、秘密跟蹤調查等)之外,通過騙取、利誘、脅迫、搶奪、搶劫、恐嚇、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系統等法律明文禁止的手段而獲取的,均可視為“非法獲取”。
但在認定時,必須考慮社會現實,最為典型的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很難說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甚至不排除會有人利用這種便捷方式以達到個人目的乃至非法目的。但在現行法律體系下,只要不是利用職務之便,不是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沒有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正常限度而嚴重影響他人的平穩生活,就不應認定為非法或犯罪。
實際上雖然個人信息確實可以通過買賣交易來獲得相當大的利潤,?但是這樣的行為手段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時候是屬于違法犯罪的可以說這樣的行為嚴重的侵害了受害人的隱私權以及尊嚴,?建議發現個人信息泄露的請及時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