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經濟犯罪的定義是什么
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
經濟犯罪是犯罪的一種,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屬性,即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發生在經濟領域。即發生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
(2)主觀上為故意,過失不構成經濟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
(3)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而與侵害財產所有權的財產犯罪有所不同。
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經濟犯罪的一般特征
1、經濟犯罪具有復雜性,經濟犯罪是伴隨商品經濟而產生的?一種犯罪形態,商品經濟越來越發展,經濟犯罪也隨之越來越復雜。
2、經濟犯罪具有隱蔽性。首先,因為經濟犯罪具有法定犯的特征,即指僅僅是由于法律的專門規定,其行為才被視為犯罪。其次,還因為經濟犯罪的智能犯特征,其犯罪主體許多受過良好的正規教育,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職位,往往利用自己的職業、專長,在自己熟悉的經濟領域中進行犯罪。第三是因為經濟犯罪行為人的欺騙性。這些人主體身份特殊還打著搞活經濟、改革開放的旗號,在承包、聯營等經濟活動的掩護下,大肆進行犯罪活動。第四,是因為犯罪被害人的顧慮性,這些人有些是在經濟犯罪中得到好處的人,如行賄人與受賄之間,挪用公款人與使用人之間,他們害怕本人受到牽連。
3、經濟犯罪具有可變性,其表現之一是經濟犯罪是從傳統的?財產犯罪中蛻變而來的,隨著商品經濟的大力發展,從傳統的財產?犯罪中便衍生危害更大的經濟犯罪,如詐騙罪衍生的合同詐騙、貸款詐騙、保險詐騙等;表現之二是新型的經濟犯罪不斷產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經濟犯罪,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經濟、行政法規,直接危害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依照我國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