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規“打架”?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駱琳7月20日在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將于近日印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規定,2011年1月1日起,安全生產事故中一次性死亡補償金標準將提高至最高60萬元,比目前的補償標準提高近三倍。
駱琳當日表示,采取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加大事故企業的違法成本。
一位工傷保險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剛看到這個消息覺得有些迷惑,“感覺有些亂”,因為新的賠償標準與目前《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賠償標準有很大差異。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可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據駱琳所稱的新規定,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標準調整為:按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發放給死亡職工親屬;依法確保工傷職工一次性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補助金等。
2009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300元,按20倍計算,一次性傷亡補償金是34.6萬元。如果再加上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的撫恤金,安全事故中死亡的職工家屬一次性獲得的補償平均水平將在50萬至60萬元之間。
長期關注工傷保險法規的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黃樂平介紹,現在還沒有看到國務院的具體通知,無法判斷具體內容到底如何。但是從目前安監總局方面透露的信息來看,關于工傷死亡的賠償存在一些疑問。
疑問在于,新的標準看起來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定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制定的,屬于民事法律范疇,但工傷死亡賠償應該屬于《勞動法》的范疇。新規說的是因工死亡可以獲得死亡賠償金還是工傷保險規定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還是二者可以兼得,目前還無法看明白。
“從職工角度來說,賠償標準提高是個好事,但是從操作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未必能夠很好地落實下去。”黃樂平表示。
他同時提出:“按照這個規定,高危行業的工亡職工可以獲得更高的賠償,非高危行業的職工工亡則不能獲得相應的賠償,這是典型的同命不同價——豈非人為地制造不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