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東莞律師 汕頭律師 自貢律師 河北律師 宣城律師 榆林律師 荊門律師 鐵嶺律師 眉山律師 朝陽律師
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發生的,這樣既給死亡者家屬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同時也對肇事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也在發生變化,那么,新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呢?
一、新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
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準訂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第二等,農村居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普遍的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在同一個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標準來賠償,應該說有問題,但這是規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采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無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二、死亡賠償金計算方法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1)、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三、特殊賠償原則
第30條規定的就是特殊情形下的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的標準。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不一致的計算方法,受害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如果低的可以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準賠償,盡可能的給受害人多賠償一些。
四、死亡賠償金的性質
傳統上有“撫養喪失說”和“繼承喪失說”兩種理論。“撫養喪失說”認為,因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生前扶養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因此喪失了生活資源的供給來源,受有財產損害,侵權責任人應當對該項損害予以賠償。但在很多情況下,受害人并沒有需要撫養的近親屬,為平衡利益,法律規定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反射性精神利益損害,侵權責任人亦應當賠償。我國的《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公布施行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基本上采納了這一理論,將死亡賠償金定性為精神損失。“繼承喪失說”認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僅生命利益本身受侵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的收入“逸失”,也就是給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體造成了應得財產的損失。因此,死亡賠償金應當是一種物質損失。我國《國家賠償法》所確定的賠償的原則為受害人的物質損害的范圍,其將死亡賠償金也列入賠償的范圍之列,也就是確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財產性質地位。車禍賠償標準是事故責任人支付給交通事故死亡當事人的法定繼承人或其他享有繼承權的人定額化的死亡賠償金。
由上可以看出,法律對新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是做了詳細的要求的,所以,在發生交通事故尤其是致人死亡后,一定不要急著私了,要先報警了解發生事故的相關情況,通知保險公司判定情況,這樣,才能在遵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也使自己的利益損失盡量降到最低。提醒各位司機朋友和在路上行駛的朋友,一定要小心,時刻謹記安全第一,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濟寧律師。
交通事故私了注意什么事項
交通事故私了難獲賠怎么辦
交通事故私了了反悔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