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依據哪些法律法規?
目前法院受理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的依據來源于《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1款第4項、第5項、第6項規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三類行為提起的訴訟案件歸為行政不作為案件。
《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行政不作為的特征有哪些?
1、行政不作為違法是單方行政行為,行政機關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無需征得相對人的同意或認可,僅僅取決于行政機關單方的意思表示即可。
2、行政不作為違法是非要式行政行為,行政機關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不受法定形式的拘束,只要行政機關在實質上沒有或沒有全面履行作為義務即構成行政不作為違法。
3、從必須履行法定職責而言,行政不作為違法是受羈束的行政行為,因為行政機關的作為義務是法定的,行政機關不能放棄、推諉,沒有自由裁量的權力。
由于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責任主體,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
綜上所述,針對政府部門的行政不作為行為,居民可以直接發起行政訴訟,關于不作為的法律主要是行政訴訟法,在國家賠償法里面,也有條文規定居民可以發起賠償的情形。行政不作為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政府形象,導致辦事效率低下,侵犯公民利益。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在行政訴訟中,上訴不立案做法正確嗎?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公益訴訟可以和解嗎
2021-01-25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