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論走私罪的認定與辯護要點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09 · 1128人看過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走私武器、彈藥、核材料或者偽造的貨幣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定處罰。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頒布的《關于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具備下列特征的,可以認定為單位走私犯罪:

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走私犯罪,即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單位的負責人或者被授權的其他人員決定、同意,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違法所得大部分歸單位所有。從上面的規定來看,單位走私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單位走私的單位的范圍只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以及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我國1996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刑法第30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私營企業都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只有具有法人資格的才可以,因此,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伙企業是不能以單位犯罪認定的。

二、成立單位走私必須是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最大的不同在于單位犯罪必須是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如果只是盜用單位名義而為個人謀取非法利益,則不是單位犯罪,應屬于個人犯罪。在認定單位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時,如果單位走私違法所得歸私人所有,實際上單位走私已經演變為個人走私,這屬于以單位走私為幌子掩蓋非法目的的個人走私行為。

三、單位走私必須是在單位的同意、授權或默許下實施的。

某一行為只有體現單位的意志,我們才能讓單位承擔這一法律行為的后果,沒有單位的意志,就不能歸責于單位。至于單位犯罪的具體實施人員并不作限制,它可以是單位的決策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代理人。當然,一般工作人員、代理人必須得到單位的有權組織或個人的授權,其實施的行為才能體現單位的意志;否則其行為不能視為單位行為。

四、個人為進行走私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走私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已實施走私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走私論。

五、單位走私普通貨物、物品構成犯罪,偷逃稅額必須達到25萬元人民幣以上,這與個人走私的立案標準不同,個人的走私偷逃稅額達到5萬元人民幣以上應當立案。

走私犯罪行為人的概括主觀故意問題,存在于行為人劉其走私的具體對象不明確的案件中。實踐中經常遇到的一類案件表明,行為人具有走私的主觀故意,但沒有證據證明其對所查獲的走私貨物、物品的性質具有明知的認識。例如,走私犯罪嫌疑人在未設關的邊境偷運偽造的人民幣入境,被查獲后自稱不知道所運輸的是假幣,而以為是汽車配件。這種案件如何處理?對此有兩種相互對立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構成特定的走私犯罪,如走私假幣罪、走私毒品罪等,行為人主觀上僅有一般的走私故意還不夠,必須對特定貨物具有明知的認識。理由是:走私罪是一個類罪名,包括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走私假幣罪等多種具體犯罪,各種具體犯罪的認定必須符合具體的犯罪構成。因此,在認定犯罪故意時必須要求行為人對于具體的犯罪對象具有明知的認識。第二種觀點認為,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走私的犯罪故意,但對其走私的具體對象不明確的,理論上可以稱為概括的主觀故意,此種故意支配下的行為應當認定為犯罪行為。理由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走私的故意,雖然尚無證據證明其對走私的具體對象有明確的認識,但這種實際對象已經涵蓋在行為人所能認識到的對象范圍之內。持這種觀點的同志還認為,如果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因受蒙騙而對走私對象發生認識錯誤的就不按實際走私的對象定罪,那么在實務中會發生困難。不按實際走私的對象定罪在許多場合意味著按照所誤解的走私對象定罪,通常認定為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以偷逃應繳稅額的大小為定罪量刑標準的,在上述場合顯然無法認定偷逃應繳稅額。為了避免此種困難并方便司法實務,應當將那種把走私對象甲誤認為走私對象乙的情形一律作為概括故意的情形來處理,而不是作為涉及罪與非罪的對象認識錯誤來處理。換言之,一律根據實際的走私對象定罪處罰,便于司法操作,并有利于從嚴打擊犯罪。《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采納了后一種觀點。《意見》規定走私犯罪嫌疑人主觀上具有走私犯罪故意,但對其走私的具體對象不明確的,不影響走私犯罪的構成,應當根據實際的走私對象定罪處罰。司法實踐中通常也是按照這種觀點處理的。典型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曾經核準死刑的被告人莊添活走私假幣案。被告人莊添活于1998年7月23日受臺灣地區走私分子雇傭,從臺灣運載電腦零件到大陸海域交給大陸走私分子,雙方欲交接貨時被我公安緝私艇截獲。緝私人員在被告人莊添活等駕駛的“天吉福”號漁船的暗倉里查獲18箱百元面額的機制版假人民幣,共計62647300元。案發后,被告人曾辯稱其不知道所偷運入境的是假幣,但知道是走私物品。這就是所謂具有走私的在司法實踐中,走私犯罪案件中有許多為現場查獲的案件,因此,在此類案件的處理過程中,由于偵查機關、檢察機關、當事人及辯護人所站立場、角度的不同,各方經常會發生犯罪既遂與未遂的爭議。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即只要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且已達到《刑法》各分則條文規定的構成要件,該行為則已構成犯罪既遂;反之則為犯罪既遂。因此,為了能正確區分走私罪的既遂與未遂,我們應首先分析一下走私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的規定,走私罪屬于類罪,根據走私對象的不同,共分為12個罪名。根據通行的觀點,走私罪這一類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是國家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和海關對進出口活動的監管。我國現行的對外貿易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1、對進出口貨物實行準許、限制、禁止的制度;2、對進出境的非貿易性物品實行限進、限出、限量、限值的制度;3、對允許進出口的貨物、物品征收關稅的制度。對于不同的進出口對象,我國采取了不同的外貿管理和海關監管制度:1、對于武器、彈藥、文物、貴重金屬等違禁品采取了禁止進口、禁止出口或者禁止進出口的制度;2、對于違禁品以外的普通貨物、物品采取了限制進出口、征收關稅的制度。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如果走私的對象不同,那么侵犯的客體也有所不同。因此,認定走私罪既遂與未遂的第一個因素是走私的對象。走私違禁品,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違禁品禁止進出口的制度。從這種意義上說,走私罪(違禁品)應屬于行為犯,即只要走私行為已經開始實施,則已構成走私罪(違禁品)既遂。

1、走私違禁品進口在被我國海關或其他部門查獲時,其走私行為一般都已經實施完成,故均應認定為犯罪既遂。

2、而走私違禁品出口如果在境內被查獲,其走私行為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尚未正式實施、正在實施和已實施完畢。(1)如果處于為走私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階段,則應定為走私罪(預備)或者定其他罪名(如果其他罪的量刑比走私罪(預備)的量刑要重,根據擇一從重處罰的原理則應定其他罪名)。(2)如果正在實施走私犯罪,如正在闖關時被查獲,則應定為既遂。(3)如果已經實施走私犯罪,如已向海關申報出口,后被查獲則也應定為犯罪既遂。

那么,哪些對象屬于我國刑法所規定的違禁品呢?1、從刑法典的規定來看,違禁品是指(1)武器、彈藥(2)核材料(3)偽造的貨幣(4)文物(5)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6)珍貴動物及其制品(7)珍稀植物及其制品(8)淫穢物品(9)鴉片、海洛因、冰毒等毒品(10)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制毒物品。2、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進口廢物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來看,違禁品還應該包括國家禁止進口的廢物和危險廢物。

對于違禁品以外的普通貨物、物品,我國的對外貿易管理和海關監管制度是:1、限制其進出口,實行配額或許可證管理。如需進出口需有配額或者許可證,并向海關繳納稅款;2、對進出口沒有任何限制,只需向海關繳納稅款。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走私違禁品以外的普通貨物、物品,侵犯的客體應該是國家對配額或者許可證的管理制度和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物品依法征稅的制度。但從現行《刑法》一五十三條的規定來看,立法者只將“偷逃應繳稅款”這一要件作為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構成要件,而沒有將違反配額或者許可證管理這一要件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因此,對于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應以是否實際偷逃應繳稅款作為認定既遂與未遂的標準。從這種意義上說,走私罪(普通貨物、物品)屬于結果犯。

那么如何來認定是否實際偷逃應繳稅款呢?在司法實踐中,由于走私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因此,認定走私罪的既遂與未遂應采取不同的標準,不能一概而論。

在實踐中,由于查獲的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犯罪案件絕大多數為進口走私,所以我下面僅就進口走私犯罪的既遂與未遂談幾點意見。

一、繞關走私。這一類走私,主要是指在非設關地秘密將走私品運輸進境,完全避開了海關的監管。這一類走私在我國東南沿海、南方邊境省份較多。這一類走私只要進入我國境內,刑法意義上走私行為即已實施完成。由于是在非設關地,根本不存在海關的監管,自然已經實際偷逃了應繳稅款。所以,這一類走私只要在我國境內被查獲,都應認定為走私既遂。

二、通關走私。這一類走私,是指走私品進入我國境內時經過海關監管區概括故意,行為采取了采取了偽報、瞞報、假報、藏匿等手段逃避海關的檢查,以達到少繳或不繳稅款的目的。這一類走私在實踐中最為普遍。

為了能正確區分這一類走私犯罪的既遂與未遂,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海關對進口貨物、物品的監管流程:進口人向海關申報——海關審查進口報關單及隨附單證——海關查驗——海關征稅(查驗與征稅的順序有時發生變化)——海關放行。從這一流程來看,如果行為人進行走私,其走私行為在向海關申報這一環節已經實施完成。但是,走私能否得逞,還要看能否通過海關的監管,結果是否實際偷逃了應繳稅款。由于進口貨物、物品從行為人向海關申報到海關放行之前,處于海關監管區之內,處于海關的監管之中。因此只要是在辦結海關手續之前被查獲,偷逃應繳稅款的目的都不可能得逞,均應認定為犯罪未遂。這種犯罪未遂在理論上稱為犯罪終了的未遂。即走私行為已經實施完畢,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

在司法實踐中,也有幾種在海關監管區外查獲,但應認定為犯罪未遂的情況,如:1、許多走私分子利用其他單位的加工手冊、減、免稅證明走私。海關因貨物流向不合理而對其懷疑,但因缺乏證據而不得不先放行,但隨后繼續對其進行秘密監控,在監控過程中查獲。2、海關根據進口人的申請,依法批準進口貨物先放行再下廠開箱查驗,在查驗過程中查獲走私。對于這兩種情況,從形式上看雖然海關已經放行,但實際上進口貨物仍然始終處于海關的監管之中,偷逃應繳稅款的目的不可能得逞,所以只能認定為犯罪未遂。

三、后續走私。這一類走私是指行為人未經海關的許可并且未補繳應繳稅款,擅自在境內銷售保稅、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牟利的行為。按照海關的規定,在境內銷售保稅、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必須事先獲得海關的許可并且補繳應繳稅款才是合法的。這一類行為在向海關申報進口時是合法的,但其后續行為違反了海關的規定,逃避了海關的監管,所以立法者也將其納入了走私罪的范疇。從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來看,應以“銷售”這一行為來界定是否實際偷逃應繳稅款,從而來認定犯罪的既遂與未遂。根據民法理論,銷售是以“交付”作為轉移所有權的標準的。因此,在實踐中應以保稅、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是否交付給買家作為犯罪既遂與未遂的標準。只要貨物已經實際交付,而不管貨款是否支付,均應認定為犯罪既遂;如果貨款已經支付,但貨物尚未交付,只能認定為犯罪未遂。

四、準走私。這類走私我國刑法主要指以下兩種情況:1、行為人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物品或者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行為。這種情況類似于繞關走私。如果一旦被查獲,就應認定為犯罪既遂。2、行為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行為。這種情況也應以貨物、物品所有權是否轉移作為界定既遂與未遂的標準。如果貨物已經交付,就應認定為犯罪既遂;反之則應認定為未遂。

五、武裝走私。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武裝掩護走私的,應以走私武器、彈藥罪來定罪量刑。因此,只要是武裝走私的,一旦被查獲,均應認定為犯罪既遂。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武裝走私是刑法打擊的重點。

走私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非法從事運輸、攜帶、郵寄除毒品、武器、彈藥、核材料、偽造的貨幣、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穢物品、固體廢物以外的其他貨物、物品,進出國(邊)境,偷逃關稅,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制。其對象是除武器、彈藥、偽造的貨幣,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穢物品、毒品、固體廢物以外的一切貨物與物品。根據國家是否禁止、限制的不同,又可以分為3種情況:

其一,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主要有: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有害或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印刷品、手稿、圖片、膠卷、音像制品、軟件等物品;烈性毒藥、帶有危險性病菌、害蟲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動植物及其制品;有礙人畜健康,來自疫區或者其他能傳播疾病的儀器、藥品等;按規定允許攜帶除外的人民幣;瀕危和珍貴植物(含標本)及種子和繁殖材料;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物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一般性動物及其產品;等等。

其二,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物品,即國家對其進出口實行配額或者許可證管理的貨物、物品,如煙、酒、汽車、摩托車、電視機、電冰箱、計算器、個人電腦、外幣及有價證券、通信保密機、無線電收發報機、貴重中藥材及其成藥等。

其三,國家不禁止、不限制進出口但應繳納關稅的貨物、物品,如服裝、精礦、海蟄、淡水魚、蝦、土特產品等出口物品;陶瓷、塑料、化妝品、玻璃制品、造紙原料等進口物品。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走私槍彈等違禁品以外的其他貨物、物品進出境,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行為方式的具體不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非法運輸、攜帶或郵寄武器、彈藥等違禁品以外的其他貨物、物品進出境。

根據修訂后的本條的規定,只有非法運輸、攜帶或郵寄武器、彈藥、核材料、偽幣、珍貴動物及其制品、貴重金屬、珍稀植物、淫穢物品等違禁品之外的其他貨物、物品的,才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普通貨物、物品主要是指應納稅的、國家允許進出口的貨物、物品。對于這類物品,國家并不禁止或限制進出口,但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又必須通過征收關稅對其需求進行適當的調節。一般來說,只要對我國國計民生不發生重大影響,對我國國內經濟發展不發生重大影響的貨物、物品,如我國的服裝、土特產品,國外的玻璃制品、化妝品等都可以自由進出口,但是必須依法繳納關稅。

2、擅自出售保稅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捐贈進口貨物和物品,以及假借捐贈名義進口貨物、物品

(1)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關稅,擅自將批準進口的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的原料、零件、制成品、設備等保稅貨物在境內銷售牟利。

根據我國《海關法》第57條規定,保稅貨物是指經海關批準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在境內儲存、加工、裝配后復運出境的貨物。保稅貨物入境時未繳納關稅,因此不能象其他國內商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如果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保稅貨物不能復運出境需轉入國內市場的,必須事先經過海關批準并補繳關稅,如果行為人不經允許擅自采取隱瞞、欺騙手段在境內出售的,即屬于走私行為。

(2)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關稅,擅自將捐贈進口貨物、物品或者其他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在境內銷售牟利。

根據《海關法》第40條規定,經濟特區等特定地區進出口的貨物、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特定企業進出口的貨物,有特定用途的進出口貨物,用于公益事業的捐贈物資,可以減免或者免征關稅。特定減免或者免稅的范圍和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根據上述規定,國務院批準的海關總署《對進出經濟特區的貨物、運輸工具、行李物品和郵寄物品的管理規定》第9條和《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進出口貨物的監管和征免稅規定》第4條分別對經濟特區進口的減免稅貨物、物品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進口的免稅貨物、物品作了具體規定。此外,屬于特定減稅、免稅貨物的還包括企業為進行技術改造而必須引進的儀器、設備;學校、科研機構專為教學科研而用的某些設備、器材等。

根據《海關法》及其他海關法視的規定,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只能用于特定地區、特定企業或按特定用途使用。因為對這些貨物、物品實行減稅或者免稅,是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或其他社會發展需要而給予某些地區或單位的優惠政策,這些貨物、物品的流通、使用就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讓其流人市場,否則就等于境內任何地區、單位都可以通過這一渠道減稅或免稅進口貨物,這勢必破壞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影響國家經濟建沒,因此我國法律將擅自出售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規定為走私行為予以懲治。

3、間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行為

根據本法第155條的規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一般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或者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門的貨物、物品等以外的其他違禁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以及偽造、買賣海關單證及進出口許可證用于走私一般貨物、物品的應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論處。

這種間接走私行為又可稱之為準走私行為或者牽連走私行為,因為這類行為的主體并沒有直接從事走私活動,但其行為又與走私有很密切的聯系,甚至有的行為人與走私分子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由于這些行為的存在,使走私的貨物、物品得以迅速銷售、擴散,使走私分子的目的得以實現,因而這類行為與走私行為一樣對國家外貿管制造成破壞,情節嚴重的也應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論處。

上述行為中,“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是指明知對方是走私分子,并且直接向其收購走私貨物、物品:“沒有合法證明”是指不符合我國的進出口許可證制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進出口商品一般必須從國家指定機關領取進出口許可證制度,但經國家批準有權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單位,在其批準的經營范圍內,可以憑進出口單證進出境,既無“許可證”又無“單證”的,即屬沒有合法證明,行為人的行為構成走私:“海關單證”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時向海關進行申報的專用單證,如報稅單等:“進出口許可證”是指國家外貿管理機關簽發的允許貨物、物品進口或出口的憑證。

上述走私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才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應以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數額達到較大為標準。根據本條的規定,走私一般貨物、物品的,價額達到5萬元以上就可以視為數額較大。除此之外,武裝掩護走私、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則可直接視為“情節嚴重”而認定其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條第2款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并且本罪在犯罪目的上是牟利。

二、認定

(一)罪與非罪的界限

本罪屬結果犯。依本法規定,本罪的起刑點為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5萬元。這是區分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與罪的界限。

相對以特定對象的走私犯罪如走私淫穢物品罪等而言,本罪行為更為復雜。如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應繳關稅,擅自將特定減稅、免稅進口的貨物、物品,往境內銷售牟利的變相走私行為,是否構成本罪,則應認真分析其構成條件,只有同時符合下列幾個條件的才可能認定為構成其罪:(1)由于牟利在境內銷售了特定減稅、免稅的進口貨物、物品;(2)銷售行為未經海關批準;(3)未補繳應繳稅額;(4)達到了情節嚴重的程度,應當補繳的稅額達到5萬元以上。上面的4個條件如有一個或多個不能成立,就不能認定為犯罪,如雖然未經海關批準擅自在境內銷售了特定減稅、免稅貨物,但補繳了關稅的;雖然未補繳關稅但是在海關批準下才在境內銷售特定減稅、免稅貨物的;或者既未經過海關批準又未補交關稅,且在境內銷售了特定減稅、免稅貨物但不是出于牟利的;等等,就都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

(二)本罪與其他走私罪之界限

區分的關鍵在于犯罪對象不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犯罪對象是除毒品、武器、彈藥、核材料、偽造的貨幣、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淫穢物品以外的其他貨物和物品。而其他走私罪的犯罪對象均為特定。隨著實踐的發展,單個走私罪的增加,本罪的犯罪對象將進一步縮小。

三、處罰

犯本條所定之罪,依其偷逃應繳稅額之多少承擔刑事責任:

1、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2、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十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五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4、對多次走私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走私貨物、物品的偷逃應繳稅額處罰。在累計應繳稅額時,應根據各次走私的貨物、物品的完稅價格和走私行為發生時的稅率分別計算然后相加。

5、單位犯本罪的,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來源:襄陽專家律師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曹曉東

曹曉東

執業證號:

14117201710842908

河南另奇律師事務所

簡介:

房產專業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曹曉東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福海县| 广东省| 安平县| 洪雅县| 达日县| 泗洪县| 堆龙德庆县| 霍林郭勒市| 会同县| 永康市| 砀山县| 宣城市| 平果县| 洱源县| 江孜县| 台中市| 久治县| 射洪县| 德保县| 石狮市| 凤台县| 上虞市| 沁阳市| 社旗县| 桦甸市| 克什克腾旗| 永泰县| 固安县| 伊吾县| 盈江县| 嘉兴市| 高邑县| 乌恰县| 广安市| 同江市| 贺兰县| 武义县| 犍为县| 北宁市|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