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中的間接受害人,原則上為與死者或殘者生前有扶養關系的人。《民法通則》第119條實際上講的間接受害人就是死者生前扶養的人,他的撫養來源受到了損害,他有權利請求賠償生活補助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十八條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最高法院在貫徹《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當中又增加了一個間接受害人,就是造成身體殘廢的人,他在受傷以前所扶養的人也可以請求撫養損害賠償,這個也是間接受害人。這種間接受害人和《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的是一個道理,這個間接受害人實際上就按照我們現在侵權行為法所考慮的因侵權行為侵害了直接受害人而使扶養受到損害的人,間接受害人指的是這種賠償權利主體。
間接受害人其實還包括人身傷害侵權行為是侵害了她的丈夫,造成了人身損害,使得丈夫喪失了性功能,造成了對方配偶性利益的損害,丈夫是直接受害人,妻子是一個間接受害人,這是一個間接損害。是侵害了配偶權性這方面的利益。
關于間接受害當事人應從扶養人與被撫養人存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來考慮。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因此死者生前或殘者殘前對非婚生子女負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因而未滿18周歲或者因殘疾而不能獨立生活的非婚生子女應屬于被撫養人。
2、計劃外生育的子女,雖然計劃外生育違反了《計劃生育條例》以及我國政策的規定,但違法者不是該子女,而是其父母,政府應對其父母按照規定作出處罰。而超生子女本身并無過錯,其與其他人享有同樣的權利,如果不把未滿18周歲計劃外生育的子女列為被撫養人,實質上是剝奪了該子女的被撫養的權利。
3、對于非法收養的子女則應視不同情況做出處理,如非法收養的子女的生父母還健在并有撫養能力的,應由其生父母領回撫養而不屬于死者生前或者殘者殘前撫養的被撫養人。如該非法收養的子女的生父母已去世,或者下落不明,或者已無撫養能力的,則應視為被撫養人。
4、對于那些沒有撫養義務,但為死者生前或者殘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養的人,因為他們之間沒有法律上的撫養與被撫養的權利和義務,不能作為被撫養人參加訴訟,他們的生活問題應通過民政部門解決。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人身損害賠償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國有土地上30年自建房屋拆遷補償的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2-09投訴企業拖欠貨款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項城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