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
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節下,對詐騙罪的犯罪分子處罰不同,也就意味著犯罪分子具體的坐牢時間不同。最高的時候是無期徒刑。
好了,以上就是律霸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各位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能讓您知道您所遇到的問題的下一步該怎么去做。如果您在遭遇了類似的問題,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為自己捍衛公平,如您需要法律咨詢,請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相信定會有完美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