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按本人實際工資計算,如用人單位少繳了造成職工待遇的減少,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賠償的平均工資計算方法
《工傷保險條例》確定的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的平均月繳費工資。社會保險機構在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發放多種社會保險待遇時,都是以繳費工資作為計算依據的。對單位而言,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以單位的工資總額為基數;對職工個人而言,則是指由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核定的本人工資為基數。
為了縮小社會工傷保險待遇水平的差異,在計算本人工資時,需要縮小過高與過低收入人群的繳費差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傷賠償內容有哪些
(一)用人單位負責賠償的部分
1,停工留薪期工資(工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
2,護理費(護理人工資或護工工資)
3,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二)工傷保險基金負責賠償的部分
1,交通費(實報實銷)
2,伙食補助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5,醫療費;輔助器具費,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離退休5年內的,如果勞動者不是因為勞動合同法38條為理由而提出解除的每年遞減20%
工傷認定決定幾日內作出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發給由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工傷證》,不收取費用。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哪些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3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