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8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就是16歲以上18歲以下已經工作了的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為能力人:年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其有監護能力的近親屬擔任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精神病人由其有監護能力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近親屬擔任他們的法定代理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1、純粹受益和行為能力;2、行為能力以外的雙方行為是效力待定:(但簽訂合伙協議是無效的,因為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3、行為能力以外的單方行為無效(如遺囑);
二、相關內容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親自實施與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行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的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17條-第24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特殊情況:第18條第2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成年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這里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各位介紹的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我們的呆傻兒如果遇到什么意外,因為沒有盡到監護的義務,所以他的監護人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各位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房屋拆遷委托書有什么內容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