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可以認定結伙作案嗎
結伙作案是屬于共同犯罪的一種,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如果是過失造成犯罪的,不能認定為共同犯罪,所以過失犯罪不可以認定為結伙作案。
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一百二十五條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本條規(guī)定的“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管轄范圍連續(xù)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xù)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二、過失犯罪結果認定標準
(一)這種規(guī)定縮小了過失犯罪的外延,使過失犯罪的概念不能涵蓋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全部過失犯罪。對于以結果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過失犯罪而言,依照行為人對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來認定過失,自然不存在問題。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危險源日益增多,立法中已經出現(xiàn)了過失危險犯和行為犯的規(guī)定。如第330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第332條妨害國境衛(wèi)生疫罪等。對這類犯罪,其犯罪構成不以結果發(fā)生為構成要件,決定犯罪是否成立時也無須考慮結果,是否發(fā)生一定結果只是量刑情節(jié)而已。由于這種犯罪構成在客觀上不要求危害結果,在主觀上又怎能以行為人對其危險行為的心理態(tài)度為標準來認定有無過失。
(二)司法實踐中確定存在著通過考察行為的心理態(tài)度來判斷有無過失的情況,立法對此不能不予以反映。例如,1992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認定窩贓、銷贓嘴規(guī)定:只要證明被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犯罪所得贓物而予以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就可以認定。據(jù)此只要行為人應當知道自己實施的是窩藏、銷藏行為,因疏忽大意而未知道,從而實施行為的,即成立犯罪過失。在這里,犯罪過失的構成不以行為人對結果的認識可能性為必要,而是以行為人對行為的認識可能性為已足。
(三)從理論上而言,這種規(guī)定反映了結果本位主義的消極刑法思想,我國的過失犯罪產法根基于傳統(tǒng)的過失理論,傳統(tǒng)的過失理論是以結果無價值為否定評價的標準的。但是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過失對社會造成的損失已經與以往的損失不可同日而語。從保衛(wèi)社會、預防犯罪的角度來看,在過失行為具有較大危險性的場合,即使不發(fā)生實害結果,也應追究行為人的責任,亦即這種行為本身具有可責難性。這也符合行為無價值的思想。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過失犯罪能不能認定為結伙作案”問題進行的解答,結伙作案是屬于共同犯罪的一種,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如果是過失造成犯罪的,不能認定為共同犯罪,所以過失犯罪不可以認定為結伙作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lián)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2-10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1-17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