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申請同樣有一定的時效,在規定的時效內對工傷賠償進行申請,并且《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也有明文規定,那么具體的工傷賠償申請是怎樣規定的呢?
1、在通常情況下,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也隨即發生,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也就是事故發生之日,故對于“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不會產生歧義。但在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并未馬上發生,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后才實際發生,即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與事故發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傷害結果發生之日,并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2、文義解釋是正確理解法律條文的首選方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從字面含義上看,“事故”是對于“傷害”的修飾和限制,即這里的“傷害”是基于工傷事故而發生的,傷害結果與工傷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而不是事故發生之日。
3、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前提,是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已經實際發生。工傷事故發生后,如果傷害后果尚未發生,上述工傷認定申請主體無法預知是否會產生傷害后果、會產生什么樣的傷害后果,也無法預知傷害后果會引發什么樣的損失,當然也就無從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為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而不是工傷事故發生之日。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惫J定申請時效雖然與民事訴訟時效不同,但在判斷時效起算時間時,應當參照上述關于民事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部門在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應當以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的時間為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杭州拆遷安置房能否上戶和買賣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