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697人看過

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國家標準GB/T15499-1995)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定量記錄人體傷害程度的方法及傷害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值。

本標準適用于企業職工傷亡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

2引用標準

GB644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

GB7794職業性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7799職業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7800職業性急性氨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781職業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787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789職業性急性硫化氫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11533標準對數視力表

3術語

3.1累積傷害accumulatedinjury

同一、同名肢體、或器官、或組織系統的多處傷害。

3.2共存傷害coexistantinjury

功能無關的肢體、器官、組織系統的傷害。

3.3損失工作日lostworkdays

指被傷害者失能的工作時間。

3.4損傷injury

受傷害人員心理、生理、功能或解剖.組織學上異常或缺失。

4肢體損傷

4.1截肢部位損失工作日數換算表見表4

手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遠節指骨6050403530

中節指骨—55403530

近節指骨6060605040

掌骨7060606060

足拇趾二趾三趾四趾小趾

遠節趾骨5020202020

中節趾骨—40404040

近節趾骨6055555555

跖骨、跗骨6560606060

4.2肢體癱和喪失功能

4.2.1肢體癱與肌力損失換算表

見表

4.2.2單純骨折損失工作日換算表

見表

4.2.3手、足單純骨折損失工作日數換算表

見表

4.2.4肢體功能障礙

見表

5眼部損傷

見表

5.20視力員失工作日數值換算表

見表

6鼻部損傷見表8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6.1外鼻挫傷創口愈合,腫脹消退,鼻腔能通暢30

6.2鼻骨骨折、鼻部輕度變形100

6.3鼻脫落者2000

6.4鼻局部缺損致使嗅覺功能顯著障礙者1000

6.5鼻骨粉碎性骨折或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者,需手術整復者300

6.6單純性無移位性鼻骨骨折60

6.7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400

6.8鼻中隔穿孔90

7耳部損傷

見表

7.8聽力損傷工作日數值換算表

見表

8口腔頜面部損傷

見表

8.18長齒脫落損失工作日數值換算表

見表

8.19顴骨、上下頜骨骨折、顳下頜關節損傷

見表

9頭皮、顱腦損傷見表14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9.1頭皮損傷

9.1.1頭皮血腫,不經手術能治愈者20

9.1.2頭皮血腫,經穿刺抽血和加壓包扎后,短期內能吸收自愈者25

9.1.3頭皮血腫,需手術者60

9.2頭皮裂傷

9.2.1頭皮銳器創、挫裂創1~2處,其累計總長度在8cm以下未損及骨膜30

9.2.2銳器創、創口累計長度達8cm60

9.2.3鈍器創、創口累計長度達6cm60

9.3頭皮撕脫傷

9.3.1撕脫面積<20200

9.3.2撕脫面積=20300

9.3.3撕脫面積>20400

9.3.4撕脫面積達頭皮面積25%,有失血性休克者600

9.3.5撕脫面積達頭皮面積50%1000

9.3.6全頭皮撕脫2000

9.4頭皮缺損

9.4.1頭皮缺損達10300

9.4.2頭皮缺損達全頭皮25%900

9.4.3頭皮缺損達全頭皮25%以上2400

9.4.4頭皮大部分缺損3000

9.5顱骨骨折

9.5.1顱蓋骨單純線狀骨折,創口愈合血腫吸收,不伴有顱神經操作癥狀150

9.5.2顱蓋骨多發性骨折400

9.5.3顱蓋骨凹陷性骨折400

9.5.4顱蓋骨凹陷性骨折需手術整復,非功能區超過0.5cm?0cm1000

9.5.5顱蓋骨凹陷性骨折需手術整復,功能區超過0.5cm?0cm1500

9.5.6眶部骨折

9.5.6.1單純閉合骨折90

9.5.6.2單純開放骨折150

9.5.6.3遺有眶部輕度變形250

9.5.6.4與健側相比,遺有容貌明顯改變700

9.5.7頜面軟組織及頜骨外佃缺損遺有神經癥狀影響功能者680

9.5.8吞咽、迷走神經損傷、嗆咳、誤咽、聲音嘶啞2300

9.5.9咀嚼、咽下功能能遺有顯著障礙者3000

9.5.10吞咽、迷走神經損傷,遺有吞咽神經痛3500

9.6顱底骨折不伴有顱神經操作,僅有腦脊液漏者400

9.7頭部損傷,當時無意識障礙,有主訴癥狀,但臨床神經系統檢查無客觀體征60

9.8輕型顱腦損傷

9.8.1頭部損傷,有原發性意識障礙,伴有逆行性健忘,無顱骨骨折,無神經定位體征,僅有頭痛、頭迷等癥狀200

9.8.2頭部操作顱骨骨折,遺有頭痛、頭迷等癥狀,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頭顱CT無腦實質損害,腦電圖有輕度異常400

9.9中型顱腦損傷

9.9.1僅有腦挫傷,頭顱CT證實有挫傷,神經系統有或無陽性體征,腦電圖有中度以上異常改變者600

9.9.2腦挫裂傷,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腰椎穿刺有血性腦脊液

9.9.3腦挫裂傷,啤酒網膜下腔出血和顱骨骨折1000

9.9.4腦挫裂傷和凹陷性骨折需手術者1200

9.10重型顱腦損傷1500

9.10.1顱內血腫

9.10.1.1硬腦膜外血腫需手術清除者1200

9.10.1.2硬腦膜下血腫需手術清除者1500

9.10.1.3腦內單發血腫需手術清除者2000

9.10.1.4顱內多發性血腫需手術清除者3000

9.10.1.5廣泛腦挫裂傷合并小血腫不需手術者2000

9.10.2腦干損傷

9.10.2.1輕度700

9.10.2.2中度3000

9.10.2.3重度5000

9.10.2.4極重型6000

9.11顱腦損傷合并癥

9.11.1頭皮感染合并顱骨骨髓炎1000

9.11.2化膿性腦膜炎1500

9.11.3外傷性腦膿腫2000

9.11.4顱骨缺損,需行顱骨成形術者800

9.11.5顱底骨折伴有腦脊液漏(鼻、耳漏)

9.11.5.1不需手術者,有不全面聽神經損傷1000

9.11.5.2顱神經損傷,需要手術修復者2000

9.11.5.3不能修復者2500

9.11.6顱底骨折合并嗅神經損傷,單側300

9.11.7顱底骨折合并嗅神經損傷,雙側800

9.11.8顱底骨折合并視神經損傷,單側2000

9.11.9顱底骨折合并神神經損傷,雙側3000

9.11.10前庭神經損傷、腦暈、平衡障礙或有嘔吐者700

9.12顱內異物,有功能障礙者2000

9.13腦外傷遺有失語

9.13.1不完全失語2300

9.13.2完全運動性失語4000

9.13.3完全感覺性或混合性失語6000

9.13.4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1000

9.13.5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2300

9.14腦外傷性癲癇

9.14.1用抗癲癇藥物能控制者1200

9.14.2每月大發作一次,小發作平均每周一次2400

9.14.3每月大發作二次,小發作二次以上6000

9.15顱腦損傷致其他癥與并發癥

9.15.1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瘺2000

9.15.2垂體功能低下綜合癥3500

9.15.3尿崩癥3000

9.16外傷性智力損傷

9.16.1輕微適應缺陷850

9.16.2輕度適應缺陷2300

9.16.3中度適應缺陷4000

9.16.4重度適應缺陷6000C

9.16.5極重度適應缺陷6000A

9.17精神病癥狀

9.17.1人格改變1200

9.17.2精神病癥狀影響職業勞動2400

9.17.3精神病癥狀致使缺乏社交能力4400

9.17.4精神病癥狀表現為危險或沖動行為6000C

9.17.5精神病癥狀缺乏生活處理能力6000B

10頸部損傷見表15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0.1甲狀腺操作

10.1.1伴有喉返神經損傷致使功能嚴重障礙1000

10.1.2甲狀腺功能輕度損傷1200

10.1.3甲狀腺功能中度損傷2400

10.1.4甲狀腺功能重度損傷4400

10.2甲狀旁腺損傷

10.2.1甲狀旁腺功能輕度損傷300

10.2.2甲狀旁腺功能中度損傷1700

10.2.3甲狀旁腺功能重度損傷5000

10.3胸導管損傷致乳糜胸,保守治療可痊愈者150

10.4胸導管損傷致乳糜胸,需手術治療500

10.5喉損傷,遺有喉狹窄聲帶輕度麻痹,能基本發音和呼吸800

10.6喉損傷,引起喉狹窄影響發音及呼吸者1600

10.7頸部創口1~2處,單創口長度不超過5cm,無運動功能障礙25

11胸部損傷見表16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1.1胸有成竹部嚴重擠壓傷不影響呼吸功能致成胸壁組織缺損或胸壁組織疤痕攣縮60

11.1.1損傷面積占體表面積1%120

11.1.2損傷面積占體表面積2%300

11.1.3損傷面積占體表面積3%800

11.1.4多發性肋骨骨折出現胸壁浮動,反常呼吸、呼吸困難

11.2胸部外傷致成胸壁組織缺損,或胸壁組織疤痕攣縮其面積占體表面積3%以上者,且影響呼吸功能和胸部活動的:

11.2.1輕微600

11.2.2中度1200

11.2.3重度1700

11.3胸部嚴重擠壓傷

11.3.1致使循環、呼吸運動障礙,愈后癥狀消失,心、肺功能恢復正常250

11.3.2致使循環障礙,合并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愈后心肺功能不良2500

11.3.3致使顱內出血,肺合并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腎合并擠壓綜合癥4000

11.4女性乳房損傷,導致一側乳房部分缺失或乳腺導管損傷200

11.5女性一側乳房缺失,雙側乳房喪失哺乳功能(未婚、育齡女性)1200

11.6閉合性氣胸

11.6.1小量氣胸,有輕度呼吸加快,愈后無不良改變50

11.6.2積氣多呼吸困難,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愈后無癥狀90

11.7開放性氣胸,愈后癥狀消失300

11.8張力性氣胸,愈后癥狀消失150

11.9張力性氣胸,愈后遺有呼吸困難二級300

11.10外傷性血胸

11.10.1小量血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150

11.10.2中等量以上血胸有明顯癥狀和體征,可伴有休克,愈后有輕度胸膜粘連600

11.10.3進行性血胸,遲發性血胸,凝固性血胸,呼吸困難,需剖胸手術治療1200

11.10.4胸壁異物滯留200~600

11.10.5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手后,胸膜粘連增厚500

11.11胸部外傷致成膿胸

11.11.1單純胸腔閉式引流可治愈,愈后不影響呼吸功能200

11.11.2局限性膿胸行部分胸改術1800

11.11.3需胸廓改形術治療,術后明顯影響呼吸功能,呼吸困難在二級以上者2300

11.11.4胸改術后,呼吸困難在三級以上者4000

11.11.5一側胸改術后,切除六根肋骨以上6000C

11.11.6胸部外傷致成支氣管胸膜瘺、膿胸2000

11.11.7胸部外傷致成膿胸治療后遺有呼吸困難四級6000

11.12胸部外傷傷致成呼吸窘迫綜合癥

11.12.1縱隔氣腫1000

11.12.2縱隔膿腫2500

11.12.3縱隔炎2000

11.13食管損傷

11.13.1愈后能進普通飲食者200

11.13.2食道狹窄,能進半流食者1000

11.13.3食道狹窄,只能進全流食者3500

11.13.4食管切除術后進食正常者1000

11.13.5食管重建術后并返流食管炎2300

11.13.6食管重建術后吻合口狹窄,僅能進半流食者2400

11.13.7食管重建術后吻合口狹窄,僅能進流食者4500

11.13.8食管閉鎖或切除后攝食依賴胃造瘺者6000B

11.14氣管、支氣管破裂,保守治療可治愈,愈后功能良好300

11.15氣管、支氣管破裂,需重建呼吸道,術后呼吸通暢,呼吸功能良好1000

11.16肺爆震傷

11.16.1輕者:胸痛、胸悶、咳嗽、咳泡沫樣血痰,愈后癥狀消失,肺功能正常400

11.16.2重者:煩燥不安、呼吸困難、紫紺,甚至休克1000

11.17肺破裂,肺損傷形成較大的肺內血腫,或間質出血,合并血氣胸嚴重影響呼吸功能2000

11.18長管狀骨折,致成肺脂肪栓塞綜合癥4000

11.19肺損傷

11.19.1肺修補術800

11.19.2肺內異物滯留或異物摘除術后900

11.19.3支氣管成形術800

11.20肺切除

11.20.1肺段切除1200

11.20.2肺段切除,肺功能輕度損害1700

11.20.3肺葉切除,并肺段或楔形切除2400

11.20.4雙肺葉切除4000

11.20.5肺葉切除后,并部分胸改術3800

11.20.6一側全肺切除術后肺功能中度損傷4400

11.20.7一側全肺切除,并胸廓改形術6000C

11.21心臟、血管損傷

11.21.1心臟挫傷,有心律失常:如心房纖顫、室性心動過速4500

11.21.2心包破裂、心包異物,需手術者800

11.21.3心臟或大血管損傷并有心包填塞、損傷性動脈瘤3000~5000

11.21.4心臟修補術1190

11.21.5大血管修補術800

11.21.6心臟異物滯留或異物摘除術后1100

11.21.7血管代用品重建血管1200

11.21.8冠狀運脈旁路移植術3100

11.21.9瓣膜置換術后4000

11.21.10瓣膜置換術后,心功能不全二級5000

11.21.11瓣膜置換術后,心功能不全三級6000B

11.21.12心臟損傷Ⅲ度房室傳導阻滯6000C

11.22創傷性膈肌破裂致成膈疝1000

11.23膈肌修補術600

12腹部損傷見表17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2.1腹壁損傷

12.1.1單純腹壁損傷,創愈合血腫吸收30

12.1.2損傷疤痕收縮,活動有疼痛感100

12.1.3腹壁缺損10cm左右1200

12.1.4腹壁缺損大于腹壁的四分之一2400

12.2腹膜后間隙損傷

12.2.1愈后血腫吸收,輕度腹脹200

12.2.2神經叢損傷致持久嚴重腹脹400

12.3腹部損傷致使腹腔積血,需剖腹手術探察400

12.4實質器官損傷(肝、脾、腎)保守療法可治愈350

12.5實質器官損傷,切口愈合有輕度腹脹750

12.6腎損傷

12.6.1一側腎全切除,另一側腎正常2500

12.6.2一側面腎臟破裂引起出血性休克,腎臟損傷后期伴有腎性高血壓、腎功能障礙3000

12.6.3一側腎切除,對側腎功能不全代償期4000

12.6.4一側腎切除,對側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6000C

12.6.5一側腎切除,對側腎部分切除后,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6000B

12.6.6雙腎切除,能用透析維持或同種異體腎移植術6000A

12.7脾摘除

12.7.130歲以上摘除者

12.7.230歲以下摘除者

12.8空腔器官損傷(胃、腸、膽囊)伴有端,手術修復,影響功能700

12.9胃切除

12.9.1胃部分切除500

12.9.2胃切除二分之一800

12.9.3胃切除三分之二1200

12.9.4胃切除四分之三2400

12.9.5胃全切4400

12.10腸損傷

12.10.1腹部損傷致使空腔臟器穿孔術后合并腹膜炎1000

12.10.2腹部損傷致使腸梗阻或者腸瘺者發作頻繁2500

12.10.3腹部損傷致使腸梗阻或者腸瘺者發作不頻繁1500

12.11小腸切除

12.11.1小腸切除<1/3400

12.11.2小腸切除≥1/3800

12.11.3小腸切除三分之一,并回盲部切除1200

12.11.4小腸切除≥1/21800

12.11.5小腸切除三分之二,保留回盲部2400

12.11.6小腸切除三分之二,回盲部也切除,施行逆蠕動吻合術3200

12.11.7小腸切除四分之三,施行逆蠕動吻合術4400

12.11.8小腸切除四分之三,未施行逆蠕動吻合術6000C

12.11.9小腸切除<3/4,未施行逆蠕動吻合術6000B

12.11.10小腸切除90%以上6000A

12.11.11結腸部分切除600

12.11.12右、左橫結腸大部分切除850

12.11.13右半結腸切除1000

12.11.14外傷致直腸脫出,治療后效果不佳800

12.11.15左半結腸切除1200

12.11.16乙狀結腸或回盲部切除700

12.11.17會陰部損傷后,肛門排便輕度障礙1700

12.11.18會陰部損傷后,肛門排便重度障礙4000

12.11.19直腸、肛門、結腸部分切除,結腸造瘺2600

12.11.20全結腸、直腸、肛門切除,回腸造瘺5000

12.12肝損傷

12.12.1肝外傷、合并膽瘺1500

12.12.2肝部分切除790

12.12.3肝切除二分之一2000

12.12.4肝切除三分之二3500

12.12.5肝切除三分之二,并有常規肝功能輕度損傷4500

12.12.6肝切除三分之二,并有常規肝功能中度損傷6000C

12.12.7肝切除四分之三,并有常規肝功能重度損傷6000B

12.12.8肝外傷后發生門脈高壓三聯癥或發生Budd-chiar氏綜合癥6000B

12.12.9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6000A

12.13膽損傷

12.13.1膽腸吻合術后1200

12.13.2致肝功能輕度損傷2500

12.13.3膽道反復感染2400

12.13.4致中度肝功能損傷4500

12.13.5致重度肝功能損傷6000B

12.14胰損傷

12.14.1胰部分切除750

12.14.2胰切除二分之一1300

12.14.3胰次全切除,胰島素依賴3200

12.15外力引起腹疝,需簡單手術修復450

12.16外力引起腹疝,需復雜手術修復600

12.17膀胱損傷

12.17.1閉合性膀胱挫傷、鏡檢血尿在二周內自行消失30

12.17.2膀胱破裂,手術修復,無尿道狹窄450

12.17.3膀胱破裂,手術修復,有尿道狹窄900

12.17.4膀胱破裂,手術修復,尚須改道者3000

12.17.5膀胱損傷,輕工排尿障礙1760

12.17.6神經原性膀胱殘余尿≥50mL3200

12.17.7膀胱部分切除容量<100mL3500

12.17.8永久性膀胱造瘺4500

12.17.9重度排尿障礙4800

12.17.10膀胱全切除6000C

12.18尿道瘺不能修復者2500

12.19尿道狹窄需定期行擴張術4400

12.20一側輸尿管狹窄,腎功能不全代償期3500

12.21永久性輸尿管腹壁造瘺4500

12.22雙側輸尿管狹窄,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6000C

12.23腰部軟組織損傷

12.23.1輕度挫傷占腰部體表面積30%以下100~200

12.23.2廣泛挫傷占腰部體表面積30%以上300~400

12.23.3軀干部創口1~2處,累計長度10cm以下,僅傷及肌層25

12.24會陰部損傷

12.24.1陰囊一側挫傷形成較小血腫,未傷及睪丸,能自行吸收20

12.24.2會陰部較小血腫能自行吸收20

13骨盆部損傷見表18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3.1骨盆不穩定性骨折2000

13.2骨盆穩定性骨折300

13.3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損傷,遺有尿道狹窄,不需手術修復1500

13.4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損傷,完全性尿道斷裂,需手術治療2500

13.5骨盆骨折,遺產道狹窄(未育者)1700

13.6生殖器官損傷

13.6.1已育婦女子宮切除或部分切除900~1000

13.6.2子宮修補術400

13.6.3未育婦女子宮切除或部分切除2300~2400

13.6.4一側睪丸切除1200

13.7外傷致婦早產、流產600

13.8外傷致孕婦胎盤早期剝離發生出血性休克1000

14脊柱損傷見表19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4.1脊椎骨骨折,造成輕度駝背畸形600

14.2脊柱施內固定術,屈伸功能受影響1000

14.3壓縮性骨折達椎體三分之一以上1000

14.4壓縮性骨折達椎體二分之一以上1500

14.5脊椎骨折伴有神經壓迫癥狀1500

14.6脊柱損傷致脊髓半離斷4000~600

14.7脊柱損傷致脊髓離斷形成截癱者6000

14.8上胸段、頸段高位截癱6000

15其他損傷見表20

功能損傷與部位損失工作日

15.1接觸國家規定的工業毒物、有害氣體急性中毒

15.1.1一氧化碳中毒

15.1.1.1輕度中毒30~50

15.1.1.2中度中毒200~350

15.1.1.3重度中毒400~850

15.1.1.4嚴重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中毒癥狀消失,導致腦實質病變或癡呆者

15.1.2有機磷農藥中毒30~90

15.1.2.1輕度中毒200~350

15.1.2.2中度中毒400~850

15.1.2.3重度中毒

15.1.3硫化氫中毒30~50

15.1.3.1輕度中毒200~350

15.1.3.2中度中毒400~850

15.1.3.3重度中毒2000

15.1.4氨中毒

15.1.4.1輕度中毒30~50

15.1.4.2中度中毒200~350

15.1.4.3重度中毒400~850

15.1.4.4急性中毒嚴重損傷呼吸道并遺有功能障礙者2000

15.1.5光氣中毒

15.1.5.1輕度中毒30~50

15.1.5.2中度中毒400~850

15.1.5.3重度中毒

15.1.6丙烯腈中毒30~50

15.1.6.1輕度中毒400~850

15.1.6.2重度中毒2400~4400

15.1.7接觸高濃度有害氣體、毒物,急性中毒癥狀消失后,遺有心肌、肝腎等內臟損傷,且明顯影響勞動功能者3000~3500

15.1.8接觸高濃度有害氣體、毒物,急性中毒癥狀消失后,遺有造血功能改變且影響勞動能力者

15.1.9妝觸高濃度有害氣體、毒物,急性中毒癥狀消失后,遺有明顯精神障礙且影響勞動能力者2400~4400

15.1.10接觸國家規定的其他工業毒物、有害氣體所致急性中毒

15.1.10.1有接觸反應、刺激反應,符合觀察對象條件者3~15

15.1.10.2輕度中毒30~50

15.1.10.3中度中毒200~300

15.1.10.4重度中毒400~1100

15.2燒傷

15.2.1Ⅰ度、淺Ⅱ度燒傷,面積在3%以下25

15.2.2深Ⅱ度燒傷、燒傷面積2%40

15.2.3淺Ⅱ度燒傷、燒傷面積5%40

15.2.4輕度燒傷(較上述嚴重的輕度燒傷)110

15.2.5中度燒傷

15.2.5.1燒傷面積≥11%200

15.2.5.2燒傷面積≥20%250

15.2.5.3燒傷面積30%800

15.2.5.4Ⅱ度燒傷≤10%,Ⅲ度燒傷面積≥5%300

15.2.6重度燒傷

15.2.6.1Ⅲ度燒傷面積≥10%600

15.2.6.2Ⅲ度燒傷面積≥15%1000

15.2.6.3Ⅲ度燒傷面積20%2000

15.2.6.431%≤燒傷面積<40%1100

15.2.6.540%≤燒傷面積<50%1700

15.2.7特重度燒傷

15.2.7.1Ⅲ度燒傷面積>20%2000

15.2.7.250%≤燒傷面積<60%2200

15.2.7.360%≤燒傷面積<70%3000

15.2.7.470%≤燒傷面積≤80%5500

15.2.7.5Ⅲ度燒傷面積≥50%5500

15.2.8明顯的呼吸道燒傷;或休克;或化學中毒600

15.2.9特殊部位燒傷

15.2.9.1手指端植皮30

15.2.9.2手背植皮面積>1/3500

15.2.9.3手掌植皮面積>30%600

15.2.9.4足背植皮面積>2/3600

15.2.9.5頭、面、頸、會陰部位Ⅲ度燒傷,面積占人體總面積≥3%300

15.2.9.6面部廣泛植皮1200

15.2.9.7全顏面植皮2400

15.2.9.8面部輕度毀容3200

15.2.9.9面部中度毀容4400

15.2.9.10面部重度毀容6000C

15.3低溫損傷

15.3.1凍傷

15.3.1.1Ⅰ度凍傷75

15.3.1.2Ⅱ度凍傷90

15.3.1.3Ⅲ度凍傷100~300

15.3.1.4Ⅳ度凍傷300~800

15.3.2凍僵

15.3.2.1輕度凍僵100

15.3.2.2中度凍僵300

15.3.2.3重度凍僵1000

15.4損傷引起出血

15.4.1失血量占全身總血量3%以下25

15.4.2失血量占全身總血量10%100

15.4.3失血量占全身總血量20%200~290

15.4.4失血量占全身總血量30%300~800

15.5軟組織輕度挫傷占體表面積3%者25

15.6輕微物理性、化學性、性物性損傷,對人體未造成明顯影響,無后遺癥者25

15.7臂叢神經損傷

15.7.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180

15.7.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1000

15.7.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2700

15.8橈神經干損傷

15.8.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200

15.8.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460

15.8.3感覺運動機能遺有“垂腕”、拇指伸展及外展力消失、其余四指伸展力消失,肘關節屈曲及前臂施展均軟弱,感覺喪失區以手背為主3200

15.9正中神經干損傷

15.9.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150

15.9.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300

15.9.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2300

15.10尺神經干損傷

15.10.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260

15.10.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600

15.10.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3600

15.11脛神經干損傷

15.11.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260

15.11.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600

15.11.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2400

15.12腓神經干損傷

15.12.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260

15.12.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600

15.12.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2400

15.13股神經干損傷

15.13.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150

15.13.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460

15.13.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4500

15.14坐骨神經干損傷

15.14.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360

15.14.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2000

15.14.3感覺運動機能完全喪失4500

15.15末梢神經損傷

15.15.1感覺運動機能恢復30

15.15.2感覺運動機能輕度障礙60

附錄A傷情判定依據

(補充件)

&,nbsp;A1四肢

A1.1本標準表1所示數字,是指該截膠部位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參照圖1),計算時僅取該數值,其數值與該部位前端各部位所對應的數值無關。比如:無名指近節指骨截肢,應記該部位所示數字──240日,不應按240+120+60進行計算。

見圖

A1.2肌力等級標準及判定方法

見表A1

級別名稱愈后癥狀判定標準(以四頭肌為例)

0全癱用力收縮該部位肌肉以期完成動作,但看不到肌肉收縮無肌肉收縮

1微弱用力收縮該部位肌肉以期完成動作,可看到和觸到肌肉變緊,肌腱活動,但不能產生關節活動有輕微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差排除肢體重力時,肌肉收縮可使關節主動活動側臥位、患肢居上,能主動伸直原先屈曲的膝關節。在地心引力相反方向能完成動作

3良能抗肢體重力,關節能主動活動到正常范圍,但不能對抗阻力進行活動坐床邊小腿下垂,膝關節能主動伸直,此法可視作能抗肢體重力

4優可對抗一定阻力,但較正人低,關節活動到正常范圍患者坐位,檢查者以手壓住病人小腿時,能對抗相當大阻力完成伸膝動作

5正常能對抗較大阻力,完成動作與健側相同伸膝力量與健側相同

A2眼部

A1.1視力測定按GB11533測定。

A2.1.1凡傷眼裸視或矯正視力可達到0.8以上者視為正常視力。

A2.1.2視力5分記錄與小數記錄換算參考表

見表A2

舊法記錄0(無光感)1/∞(光感)0.001(手動)

5分記錄012

舊法記錄,cm(手指/cm)68101215202530354045

5分記錄2.12.22.32.42.52.62.72.82.852.92.95

走近距離50cm60cm80cm1m1.2m1.5m2m2.5m3m3.5m4m4.5m

小數記錄0.010.0120.0150.020.0250.030.040.050.060.070.080.09

5分記錄3.13.13.23.33.43.53.63.73.83.853.93.95

小數記錄0.10.120.150.20.250.30.40.50.60.70.80.9

5分記錄44.14.24.34.44.54.64.74.84.854.94.95

小數記錄11.21.522.53456810

5分記錄55.15.25.35.45.55.65.75.85.96

A2.1.3視野有效值與視野縮小度數(半徑)對照表見表A3

視野有效值,%視野度數(半徑)

A2.1.4無晶體眼視覺損傷程度參考表見表A4

視力無晶體眼中心視力有效值,%

晶體眼單眼無晶體雙眼無晶體

A2.2低視力與盲分級見表A5

類別級別矯正視力

最高<最低≥

低視力10.30.1

20.10.05(3m指數)

盲30.050.02(1m指數)

40.02光感

5無光感

注:中心視力好,而視野縮小,以注視點為中心,視野半徑小于10岸笥?罷呶?級盲;如半徑小于5罷?級盲。

A2.2.1盲或低視力均指雙眼。

A2.2.2最佳矯正視力,是指以適當鏡片矯正能達到的最高視力(或以針孔鏡所測得的視力)。若矯正無效,即以裸眼視力為準。

A2.2.3視力測定低至不能認定指數時,則按常規進行暗室檢查,以確定有無光感。

A2.3在日光下確定視標直徑1cm。以八方位的視野角度測定。減退至正常視野的60%以下者,謂之視野變形。暗點應采用絕對暗點為準。單眼檢查發現視野明顯縮小者,可按常規方法,采用球面視野計測定視野。

A2.4眼球顯著調節機能障礙是指調節力減退二分之一以上者。向某一方向側視時發生轉動閑難,非盲眼且可伴有復視現象。

A2.5眼部損傷各條款末提及者,可按視力一項記錄鑒定。

A3口腔頜面部損傷

A3.1開口度按下述方法確定:以被測者手指置入上、下切牙切緣間進行測定。

a.正常開口度:大開口時,可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并列垂直置人;

b.開口困難I度,大開口時,只能將食指、中指并列垂直置入;

c.開口困難Ⅱ度,大開口時,只能將食指橫徑垂直置入;

d.開口困難Ⅲ度,大開口時,食指橫徑不能垂直置入;

e.不能開口。

A3.2面神經損傷評定

本標準所涉及到的面神經損傷主要指外周性(核下性)病變。

一側完全性面神經損傷系指面神經的五個分支(顳支、顴支、頰支、下頜額緣支及頸支)支配的全部顏面肌肉癱瘓,表現:

a.額紋消失,不能皺眉;

b.眼瞼不能充分閉合,鼻唇溝變淺;

c.口角下垂,不能示齒、鼓腮、吹口哨、飲食時湯水流逸。

不完全性面神經損傷系指出現部分上述癥狀和體征及鱷淚、面肌間歇抽搐或在面部運動時出現聯動者。

A3.3面部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的判定

a.輕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超過額面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b.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超過顏面總面積的二分之一。

A3.4毀容分級

A3.4.1重度:面部瘢痕畸形。并有以下六項中四項者:

a.眉毛缺損;

b.雙臉外翻或缺損;

c.外耳缺損;

b.鼻缺損;

e.下唇外翻或小口畸形;

f.頸頦粘連。

A3.4.2中度:具有下述六項中三項者:

a.用毛部分缺損;

b.眼險外翻或部分缺損;

c.耳廓部分缺損;

d.鼻翼部分缺損;

e.唇外翻或小口畸形;

f.頸部增生性瘢痕畸形。

A3.4.3輕度:含中度畸形六項中二項者。

A4顱腦損傷

A4.1輕型顱腦損傷:即單純腦震蕩,傷后有立即發生一次性意識障礙史,昏迷時間在0.5h之內,清醒后有“逆行性健忘”,有輕度頭痛、頭昏、頭暈、惡心嘔吐、無力等癥狀,生命體征基本正常。

A4.2中型顱腦損傷:即輕度腦挫傷,伴有蛛網膜出血,但無腦受壓征,昏迷時間在0.5─12h內,有較輕神經系統陽性體征。

A4.3重型顱腦損傷:深昏迷在12h(含12h)以上,有明顯神經系統體征。

A4.4極重型顱腦損傷:嚴重腦挫裂傷,傷后立即深昏迷,有去大腦僵直或有晚期腦疝,表現雙側瞳孔擴大,生命體征衰竭或呼吸幾近停止等。

A4.5智力損傷對照表

見表A6

適應能力適應能力行為表現IQ值(智商)

輕微適應缺陷記憶力明顯減弱,腦力勞動速度減慢,勞動能力輕度下降,不能完成高級復雜的腦力勞動。適應行為低于一般人水平,具有相當的實用技能,如能獨立生活,能承擔一般的家務勞動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創造性70~85

輕度適應缺陷領悟、理解、綜合分析困難,反映遲鈍,記憶力很差,經指導能適應社會50~69

中度適應缺陷適應行為不完全、實用技能不完全,能生活自理,能做簡單家務勞動;生活尚需他人幫助。閱讀和計算能力差,對周圍環境辨別能力差,能以簡單方式與別人交往,能掌握日常用語35~49

重度適應缺陷適應行為差,生活能力差,即使經過訓練也很難達到自理,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料,語言功能嚴重受損,不能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20~34

極重度適應缺陷適應行為極差,面容明顯呆滯,終生需他人照料,運動感覺功能差,通過訓練,下肢、手及頜的運動有所反應、語言功能喪失20以下

A4.6精神病癥狀

有下列表現之—者:

8.突出的妄想;

b.持久或反復出現的幻覺;

c.病理性思維聯想障礙;

d.緊張綜合癥,包括緊張性運動興奮與緊張性木僵;

e.情感障礙顯著,且妨礙社會功能(包括生活自理、社交功能及職業和角色功能)。

A4.7人格改變

由于外傷或職業中毒因素影響大腦所造成的器質性人格異常,稱為人格改變。

器質性人格改變,以行為模式和人際關系顯著而持久的改變為主要臨床表現,至少有下述情況之一;

a.情緒不穩,有習慣態度和行為方式的改變,如心境由正常突然轉變為抑郁,或焦慮,或易激惹;

b.反復的暴怒發作或攻擊行為。與誘發因素顯然不相稱。對攻擊沖動控制能力減弱;

c.社會責任感減退,工作不負責任,喪失興趣,與人交往而無信;性欲減退或喪失,情感遲鈍、冷漠,或產生欣快癥,對周圍事物缺乏應有的關心,對人也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d.本能亢進,倫理道德觀念明顯受損,缺乏自尊心和羞恥感;自我中心,易于沖動,行為不顧后果:

e.社會適應能力明顯受損。

A5癲癇分級

癲癇的診斷:要有企業事故受傷史,有醫師或其他目擊者敘述或證明,腦電圖顯示異常。

癲癇的程度分級:

A5.1輕度:需系統服藥治療控制和各種類型癲癇發作者。

A5.2中度: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經系統服藥治療兩年后,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平均每月1次或1次以下,不發作和其他類型發作平均每周1次以—下。

A5.3重度: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經系統服藥治療兩年后,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平均每月1次以上,小發作和其他類型發作平均每周1次以上者。

A6護理依賴分級

日常生活能力包括:

a.端坐;

b.站立;

c.行走;

d.穿衣;

e.洗嗽;

f.進食餐;

g.大小便;

h.書寫(相對失寫而言八項)。

日常生活能力是人們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活動,能實現一項算1分.實現有癲癇的算0.5分,按其完成程度分為四級。見表A7

級別程度表現計分

一級完全護理依賴愈后,上述活動即使有適當設備或他人幫助也不能自己完成,全部功能活動需由他人代做0~2

二級大部分護理依賴愈后,上述活動大部分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完成3~4

三級部分護理依賴愈后,上述活動部分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完成5~6

四級自理愈后,獨立完成上述活動,有些困難,但無需他人語言和體力上的幫助,基本可以自理7~8

A7燒傷

A7.1燒傷面積估算

本標準采用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估算燒傷面積。九分法用于大面積佑算。手舉法用于中、小片燒傷面積估算。

1.九分估算法

成人體表的面積視為100%。將總體表面積劃分為11個9%等面積區域,即頭頸部占—個9%,雙上肢占二個9%,區干前后及會陰部占三個9%,臀部及雙下膠占五個9%+1%(參見表A8)。見表A8

部位面積,%按九分法面積,%

頭6(1?)=9

頸3

前軀13(3?)=27

后軀13

會陰1

雙上臂7(2?)=18

雙前臂6

雙手5

臀5(5?+1)=46

雙大腿21

雙小腿13

雙足7

全身合計100(11?+1)=100

b.手掌法

受傷者五指并攏,一掌面積為其自身體表面積的1%。

A7.2燒傷深度的判定見表A9

燒傷深度分類損傷組織燒傷部位特點愈后情況

Ⅰ度表皮皮膚紅腫,有熱、痛感,無水皰,干燥,局部溫度稍有增高不留疤痕

Ⅱ度淺Ⅱ度真皮淺層劇痛,表皮有大而薄的水皰,泡底有組織充血和明顯水腫;組織壞死僅限于皮膚的真皮層,局部溫度明顯增高不留疤痕

深Ⅱ度真皮深層痛,操作已達真皮深層,水皰較小,表皮和真皮層大部分凝固和壞死。將已分離的表皮揭運河,可見基底微濕,色澤蒼白上有紅出血點,局部溫度較低可留下疤痕

Ⅲ度全層皮膚或皮下組織、肌肉骨骼不痛,皮膚全層壞死,干燥如皮革樣,不起水皰,蠟白或焦黃,碳化,知覺喪失,脂肪層的大靜脈全部壞死,局部溫度低,發涼需自體皮膚移植,有疤痕或畸形

A7.3燒傷嚴重程度分類見表A10

嚴重程度燒傷面積與深度

輕度燒傷燒傷面積≤10%的II度燒傷;〈5%III度燒傷

中度燒傷(1)11%≤燒傷面積≤30%的II度燒傷

(2)5%≤燒傷面積≤10%的III度燒傷

重度燒傷(1)31%≤燒傷面積≤50%的II度燒傷

(2)11%≤燒傷面積≤20%的III度燒傷

(3)燒傷面積接近30%的II度燒傷,如有休克、化學中毒,中、重度呼吸道燒傷及吸入性損傷之一者應與14.2.12累計計算

特重度燒傷(1)燒傷面積≥50%的II度燒傷

(2)燒傷面積≥20%的III度燒傷

A8凍傷

A8.1凍傷的分度與鑒別見表A11

嚴重程度凍傷部位特點

輕度Ⅰ度亦稱紅斑性凍傷,損傷在表皮層。受凍早期皮膚蒼白、麻木。復溫后局部充血和水腫。出現針刺樣疼痛、癢感、灼熱感,不出現小泡。凍傷一周內不治自愈,愈后有局部表皮剝脫

Ⅱ度亦稱水泡性凍傷,損傷達真皮層。除充血和水腫外,主要特點:12~24h出現大量漿液性水泡,泡液多為橙黃色,泡底呈鮮紅色,少數呈血性水泡,水泡大而連成片。周內可痊愈

重度Ⅲ度損傷達皮膚全層(表皮真皮)并累及皮下組織。皮膚呈青紫、紫紅或青藍色,皮膚溫度下降,感覺存在。有明顯的水腫和多個水泡,水泡內液體多炎血性滲出液,泡底呈暗紅色。局部明顯疼痛。受凍部位皮膚全層變黑壞死,創面愈后遺留疤痕

Ⅳ度損傷除皮膚、皮下組織外,受凍深度達肌肉和骨骼。皮膚呈蒼白色、青灰色、藍紫色甚至紫黑色;指(趾)甲床灰黑色,腫脹常不明顯,嚴重者也可無水泡或有水泡,孤立而分散,水泡液呈暗紅色,咖啡色或深紫色,復溫后,出現劇痛,而后感覺喪失,皮膚溫度低于正常皮膚溫度

A8.2全身凍傷(凍僵)

用肛門溫度計,插入肛門內5─12cm測定中心體溫。見表A12

凍僵程度直腸溫度,℃

輕度34~36

中度31~33

重度≤30

A9失血量的估算

A9.1失血量與人體的反應對照見表A13

占全血量,%機體的反應

10無明顯反應,偶而發生精神緊張性昏厥

20失血者在安靜休息時,一般看不出明顯的失血效應,但在運動時則出現心跳加快,輕微的體位性低血壓。失血700mL時,可出現口渴、惡心、管道力、眩暈、手足厥冷、脈搏加快、血壓降低,站立或輕微活動時可發生昏倒

30失血者臥倒時出現低血壓、心跳加快、頸靜脈平坦、缺氧、脈搏微弱、皮膚蒼白、濕冷,易死亡

A9.2正常血容量的計算公式:

Vx=W譶.............................(A1)

式中:Vx——血容量,%;

W——體重,kg;

n——系數。

表A14

不同類型人男性健壯男性肥胖男性女

A10休克分級表A15

級別血壓(收縮壓)脈搏全身狀況

kPa次/分

輕度12~13.3(90~100mmHgmmHg)90~100尚好

中度10~12(75~90mmHg)110~130抑制、蒼白、皮膚冷

重度〈10(〈75mmHg)120~160明顯抑制

垂危0-呼吸障礙、意識模糊

A11聽力損傷測定

聽力級單位為分貝(dB)。聽力損失是指生活語音的聽力闊值“語言頻率平均聽力損失”,采用500、1000、2000Hz的平均值。

A12關節運動活動度的鑒定

鑒定關節運動活動度應從被檢關節的整體功能判定,其活動度值按正常人體關節活動度綜合分析做出結論。檢查時,應注意關節過去的功能狀態,并與健側關節運動活動度對比。

A12.1肩關節活動范圍

肩關節上臂下垂為中立位。關節活動度:

a.前屈:70癌?0啊;b。后伸:40癌?5啊;c.前屈上舉:150癌?70啊;d.上舉:160癌?8O啊;e.外展:80癌?0啊;f.內收:20啊?0啊;g.內旋:70啊?0啊;h.外旋:40啊?0啊;見圖

A12.2肘關節與尺撓關節活動范圍

肘關節中立位為前臂伸直。

a.屈曲:135啊?50啊;b.過度伸直:10啊;c.旋前:80啊?0啊;d.旋后:80啊?0啊;尺橈關節拇指在上為中立位。

a.旋前(手掌向下):80啊?0啊;b.旋后(手掌向上):80啊?0啊;見圖

A12.3腕關節及手部各關節活動范圍

腕關節中立位為手與前臂成直線,手掌向下。

關節活動度:

a.背伸:30啊?0啊;b.掌屈:50啊?0啊;c.撓側傾斜:25啊?0啊;d.尺側傾斜:30啊?0啊;拇指:中立位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外展:40啊;b.屈曲:掌拇關節20啊?0啊V訃涔亟誑紗?0啊;c.對掌:不易量出度數,注意拇指橫越手掌之程度。

d.內收:伸直位可與食指橈側并貼。

手指關節中立位為手指伸直。

a.掌指關節:伸為0埃紗?0啊?0啊;b.近側指間關節:伸為0埃紗?0啊;c.遠側指間關節:伸為0埃紗?0啊?0。

見圖

A12.4頸椎活動范圍

中立位為面向前,眼平視,下頜內收。

a.前屈:35啊?5啊;b.后伸:35啊?5啊;c.左右側屈:45啊;d.左右旋轉:各60啊?0啊;見圖

A12.5腰椎活動范圍

腰部中立位不易確定。

a.前屈:測量數值不易準確,患者直立,向前彎腰,正常時中指尖可達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稱為90啊;b.后伸:30啊;t.側屈:左右各30啊;d.側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轉的程度,應依據旋轉后兩肩連線與骨盆橫徑所成角度計算。正常為30啊?

見圖

A12.6膝關節活動范圍

中立位為膝關節伸直。

關節活動:

a.屈曲:120啊?50啊;b.過伸:5啊?0啊;c.旋轉:屈膝時內旋約10埃廡?0啊;A12.7髓關節活動范圍

中立位為髖關節伸直,髕骨向上。

關節活動度:

a.屈曲:仰臥位,被檢查側大腿屈曲膝關節,髖關節盡量屈曲,正常可達130啊?40。

b.后伸:俯臥位,一側大腿垂于檢查臺邊,髖關節屈曲90埃患觳椴嗨韞亟諍笊煺?紗?0啊?5啊;c.外展:檢查者一手按在骼嵴上,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踝部,在伸膝位下外展下肢,正常可達30啊?5啊;d.內收:固定骨盆,被檢查的下肢保持伸直位,向對側下肢前面交叉內收,正常可達20啊?0啊;e.伸位旋轉(內旋或外旋):俯臥,將膝關節屈曲90埃M廡?0啊?0埃諦?0啊?0啊;f.屈曲位旋轉(內旋或外旋):仰臥,髖、膝關節均屈曲90埃鲼毆亟諦碩J蓖廡?0啊?0埃諦?0啊?0啊;見圖

A12.8踝關節及足部關節活動范圍

踝關節中立位為足與小腿間呈90敖牽拮隳詵蟯夥W闃辛⑽徊灰茲范ā;關節活動度:

a.踝關節背屈:應于屈膝及伸膝位分別測量,以除去小腿后側肌群緊張的影響。正常20啊?0啊;b.踝關節跖屈:約40啊?0啊;c.距下關節之內翻30埃夥?0啊?5啊;d.跗骨間關節(足前部外展或內收)之活動度,采用被動活動,跟骨保持中立位。正常備約25啊;e.跖趾關節運動:跖屈和背屈活動,尤以拇趾為重要。正常背屈約45?跖屈為30啊?0啊;見圖

A13呼吸困難分級

見表A16

級別表現

1級平地步行無氣短,登山或上樓時呈氣短

2級平地步行1000m,速度低于正常人無氣短,快速步行呈氣短,上樓或俠登山明顯氣短

3級平地慢行100m即有氣短

4級靜息(稍活動)即有氣短

A14呼吸衰竭

呼吸頻率:30~35次/分;

PaO#2#急性<6.6kPa(50mmHg),慢性<8kPa(60mmHg);

pH低于7.20—7.25;

PaCO#2#急性:在8~9.3kPa(60~70mmHg)以上;

慢性:在9.3~10.67kPa(70~80mmHg)以上。

A15血胸

a.胸腔小量積血500mL以下,可無征狀,X線上僅見肋隔角消失;

b.胸腔中等量積血500~1000mL左右,有內出血征,X線上見上界可達肺門;

c.胸腔大量積血1000~1500mL以上,有嚴重的呼吸和循環紊亂征,X線上見上界達胸膜腔頂。

A16心功能不全分級

見表

A17肺功能損害分級見表A18

正常〉80〉80〉80〉70〈35〉80

輕度損害60~7960~7960~7955~6936~4560~79

中度損害40~5940~5940~5935~5446~5540~5940~59

重度損害〈40〉40〈40〈35〉55〉404~86~89.3

A18大小便功能障礙的判定

a.完全(重度)失禁與部分(輕度)失禁;

b.大小便不能完全自理,指排便中樞正常而由于肢體傷殘使移動困難或不能自行穿著衣褲者。

A19肛門失禁分級

A19.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敖長江

敖長江

執業證號:

14403201210024065

廣東法鵬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職律師,來自廣東法鵬律師事務所。不吹不擂,法律咨詢,只為給你一個可行的方案。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敖長江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永福县| 元谋县| 乳山市| 芦溪县| 宁德市| 鹿泉市| 惠州市| 斗六市| 长沙市| 怀安县| 洪湖市| 平凉市| 泗阳县| 色达县| 农安县| 麟游县| 汝南县| 沙雅县| 公主岭市| 刚察县| 德清县| 南江县| 绥德县| 栾城县| 承德县| SHOW| 洛浦县| 红桥区| 乌审旗| 南京市| 石棉县| 平昌县| 枝江市| 明光市| 大石桥市| 顺昌县| 上虞市| 阿拉善盟| 于田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