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民事賠償責任標準是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這一規定有下列幾層含義:
第一,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其歸責原則是嚴格責任原則,即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對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損失,不論其是否有過錯都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歸責原則。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機動車作為高速運輸工具,對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一定危險性,發生交通事故時,應當由機動車一方承擔民事責任。
嚴格責任原則的確立,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堅持實事求是和以人為本的結果。實行這一原則特別強調了機動車駕駛員的謹慎駕駛義務,體現了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和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免受損失。
第二,在實行嚴格責任原則的同時,如果符合法定的條件,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可以減輕。這個法定條件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二是“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這兩個方面必須同時具備才可以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缺一不可,僅具備一個方面時仍不能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具備上述法定條件的兩個方面,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時,仍只是“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而不是“免除”或“不負”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這一規定也意味著,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時,也要承擔部分損害后果,但只要損害后果不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就不得全部免除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第三,在特定情況下,機動車一方完全免除責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如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出于自殺或者非法謀取保險賠償等目的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完全免責,一切后果均由造成該交通事故的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承擔。
根據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二、交通事故民事訴訟要怎么辦
第一步:明確要“告誰”
打官司中,“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還達不到要求賠償的目的。在“告誰”的問題上,首先要看發生事故時對方所駕車輛行駛證上的車主是誰,如果是肇事司機本人,那就直接起訴他。如果車輛另有其主,可以將肇事司機與車主作為共同被告一起起訴。如果車主是單位,可以將單位一并作為被告告上法庭。
此外,從維護權益受損一方利益的角度出發,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還特別規定了車主承擔墊付責任的原則。車主承擔墊付責任是指承擔賠償責任的機動車駕駛員暫時無力賠償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所有人負責墊付。但事后,承擔墊付責任的車主可向肇事司機追償。
第二步:拿到證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經當事人予以質證,不能當然成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它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糾紛的重要證據,在訴訟中,對于證明雙方當事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案件起訴至法院后,法院固然應當根據法庭調查的事實對事故責任進行確認,調查范圍不受公安機關責任認定書的限制,但在通常情況下,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推翻責任認定書的內容時,法院都會采信公安機關對責任的認定,并以此為基礎確定有關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因此,當事人在拿到交通隊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時,一定要仔細看清責任認定內容。如果不服,要及時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
第三步: 合理要賠償
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涉及的賠償問題一般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人身傷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包括:修車費;車上貨物損失等。修車費:根據修車發票上的合理數額認定,如果車輛已經報廢應折價賠償;事故中車上物品的損壞賠償,應當按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主要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其中,誤工費包括兩部分,一是當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間不能上班造成的誤工費,二是因處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誤工費。
出現交通事故了首先會存在一個賠償問題,首先交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劃分交通事故的責任和等級,那么接下來相關的工作人員會根據責任認定書確認下一步的賠償,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責任標準在《道路交通法》中有詳細的規定,事故當事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判斷。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可以要求民事賠償工傷賠償雙份賠償嗎
重婚罪民事賠償金額是多少,重婚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績效獎金跟年終獎不一樣嗎
2021-02-20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1-15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