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的訴訟時效判決為幾年?
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遺產的繼承糾紛如何處理?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綜合上面所說的,繼承時如果發生了糾紛,那么是可以直接走司法的程序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但前提一定要在訴訟的時效之內進行辦理,因此,法律也專門給出了規定,繼承訴訟時效為三年,最長為二十年,超過了時間法院將不再對此案件進行保護。
代位繼承糾紛怎樣舉證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農村宅基地繼承糾紛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判決書如何書寫
2021-02-17對拆遷安置協議不服怎么辦
2021-02-02公證法實施條例有哪些
2021-01-14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