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壞人誤導,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在我國網絡詐騙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在逐漸升高。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我國依法制定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來保護我國未成年人的權益。那么,未成年網絡詐騙20萬怎么判刑,一起看一下吧!
一、網絡詐騙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相關概念介紹
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增強自我意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現在很多網頁掛馬都為廣告方式使網友中毒,所以不要貪速度,很容易就一不小心點錯。為電腦安裝強有力的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定時更新,提防黑客侵入。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絡得到體現,就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但是應當看到互聯網是靠電腦的連接關系而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并不存在。就互聯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另一個是用戶方面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云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這里的網絡詐騙犯罪侵犯的是復雜的客體,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應是網絡上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應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應當指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騙情騙色不屬于本罪。
2000-5000元,達到詐騙罪標準。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二)詐騙犯罪構成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處罰: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未成年網絡詐騙20萬怎么判刑
(一)對于未成年網絡詐騙20元的情形,如果未成年人未滿十六周歲的,不需要對詐騙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不存在被定罪處罰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已經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就詐騙行為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詐騙20元的情形,屬于詐騙數額巨大,一經定罪,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另外,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但是未成年網絡詐騙20萬怎么判刑的問題也需要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來進行區別對待。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若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詐騙罪是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對于14周歲到16周歲的人沒有犯八大重罪,是不需要負刑事責任;未滿14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總之是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以教育為主。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